药材市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中药材专业市场一直比较疲软。市场需求不旺,药价普遍走低,药商大都感到生意难做,药材市场似乎走进了死胡同,走出低谷之日变得遥遥无期。虽然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中药材专业市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疯狂抢购场面,大部分药材价格暴涨,市场热闹非凡,但好景不长,如“昙花一现”,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监控措施之后,市场又归于沉寂,药价大跌,无人问津。
中药材专业市场预计随着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市场经济的规范和发展,将在市场机制、规模实力、经营方式、质量价格等方面缺乏竞争力,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标准化质量控制对传统质量概念的挑战
中药若要走向世界,在质量标准方面必须和国际标准接轨,才能为国际市场认可。中药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在质量控制方面实现标准化,中药产品的标准化首先要求其原料必须标准化。然而目前的药材市场上销售的中药材,绝大部分是中药饮片,炮制极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品种甚至粗制滥造,掺杂做假,给中药材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这将严重制约药材市场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但总是收效甚微。国家一整顿,市场绝大部分商户就关门歇业,整顿过后,饮片销售依然我行我素、如火如荼,市场监管难度十分大。
GAP基地和药材产地对药市的挑战
近年来,国家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在全国大力推广GAP基地建设,各区域也结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了大面积的药材种植,这些基地和产地的药材生产者们在数量、质量、价格方面,较市场的个体中间商而言,有相对优势,加之通讯、网络交通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大制药集团,必将转移采购目标,摆脱市场中间商而进入基地和产地,大规模的药材购销活动将在产地和基地进行而不在集贸式的药材专业市场。企业建设GAP基地已成为大势所趋,如同仁堂、天士力等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多个品种的发展较成熟的GAP基地。
GMP的强制实施对药市的挑战
GMP的强制实施将淘汰相当一批中药企业。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数字,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731家,尚有70%左右的企业未通过GMP认证。中药企业的GMP通过现状更不理想,1059家企业达到GMP要求的不足10%。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到2004年GMP认证“关门”期限到来时,中药企业的数量将缩减30%。这就意味着中药材市场将失去相当数量的客户。
大经营集团对小商贩的挑战
药材市场集贸式的经营方式,貌似庞然大物,实则为小而散的零星个体户的拼凑,传统的小商人意识使这些个体户之间互不为盟、各自为战。入世以来,面临着国外大医药集团的进入和国内制药集团的并购重组,市场的个体户在资金、人才、资源、信息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和这些大集团合作,昔日的“关系户”为谋求自身发展,将选择具有某种适合自己发展的优势企业和经营者合作。
配送制对市场的挑战
近年来全国医药集团为了抢占医药市场,正在全国各省区建立调配中心和万家连锁店,调配中心的货源直接来自基地和产地,并在全国各城市和乡村建立连锁店,直接深入到销售终端,包括医院、药店。调配中心和连锁店将直接抢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销售份额。
信息流对人流带动物流的挑战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话、传真、网络的普及,购销业务多数通过电话、传真,查阅信息通过信息网络,产需直接交易,信息流渐渐取代人流带动物流,中药材专业市场这种人流带动物流的经营模式,劣势越来越明显。
以上这些因素的协同影响,将使中药材专业市场失去过去较多的市场优势,药材市场的经营局面将会更加冷清、萧条。面对这种情况,今后的药材市场出路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些从事中药材经营的同行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充分创造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需要的优势,才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迎接挑战,谋求发展:
实现中药经营质量标准现代化
目前,我国共有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中药材专业市场17个。虽然国家曾多次强调中药材专业市场不准经营、生产饮片,但这些中药材专业市场从事生产、加工、销售中药饮片的个体药商仍占相当一部分。由于饮片生产受到加工设备、生产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加之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的驱使,还有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由此造成药材质量低劣药材泛滥、经营渠道混乱、超范围经营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经国家不断整治,但仍难以杜绝。这些都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了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从去年已逐步建立起中药材专业市场质量监测机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专门设计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科学抽样模型,对17个专业市场有无违规、违法经营及作假等问题,建立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指标,一旦发现哪个中药材专业市场问题严重、经整顿仍难达到要求的,将坚决予以取缔。此举旨在通过科学的监管措施,促进中药材专业市场向现代化、规范化的台阶迈进,实现中药材经营质量标准现代化。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着手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制度,以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推进中药现代化,增强民族医药竞争力。相信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将会推动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商户转变经营观念,远离假冒伪劣,倡导质量为本的经营理念。
组建股份公司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优势
目前药材市场的经营者大多数是个体经营,资金少、规模小、抵抗风险的能力差,规模稍大一点的也都是家庭式管理,人才缺乏,现代管理意识薄弱,难有规模化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药市个体药商充分认识到今后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国外大跨国公司和大医药集团。小而散的个体户,如同小舢板,是不堪一击的。因此必须改变过去不与人为盟的传统观念,优势互补,组成集资金、人才、资源、信息为一体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实行现代企业管理,树立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抓住商机,逐渐把自己做大做强。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大型生产企业签购销合同,并积极发挥药材商业企业在中药材生产经营中的纽带作用,带动小型经营户和生产者。
进行药材深加工 增加中药材科技优势
中药材专业市场必须适应国内外中药市场的更高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药材深加工,如药材提取物、免煎饮片、药用保健饮料、保健食品等,以提高初级药材的科技含量,增加商品附加值,这样就摆脱了纯销售初级药材的恶性竞争。尤其是一些药材提取物,不但国内外制药企业有需求,而且化妆品行业和食品行业对此也需求旺盛,将为企业创造更佳效益。
调整市场经营品种结构 充分发挥品种优势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这些天然药物中人工种植加工的植物药材只有近百种,人工养殖成功的动物药材也只有19种,其余大部分野生品种,靠人工零星采挖和捕猎。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研发和生产的重视,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批安全有效的中药新产品不断问世,这些新品种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许多新的中药材原料,其中有大部分是我们中药材市场经营者从来不了解也从未经营过的品种,因此中药材市场经营者应该不断根据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生产的新需求,努力调整经营品种结构,避开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对市场的冲击,如党参、当归、白芍、生地、川芎、牛膝、桔梗、丹参、鸡内金、鳖甲等品种,开发、挖掘、研究适应现代天然药物生产需要的新品种,如千层塔、景天三七、白首乌、蛇床子、槐花、槐角、贯叶连翘、天竹子、金莲花、桑螵蛸、蛇类等品种,发挥市场品种齐全的优势,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实施农、科、贸一体化 重新发挥药市价格和资源优势
为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确保原料的标准化,为此国家出台了GAP指导原则,大力推动GAP基地建设,药市药商应该走出药市,和制药企业挂勾,根据需求品种,实行药厂+公司+基地的模式,深入地道药材产区,遵循GAP指导原则的要求,选择适宜地区,实施SOP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药材种植、养殖基地,生产标准化、稳定化、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中药材,在满足制药企业标准化的需求的同时,药市也可重新发挥优质、低价的优势,谋求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应重点抓住区域化的地道品种
每一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区域内都应有自己的地道药材,如安国药市的祁紫菀、祁白芷、祁菊花、祁沙参、祁知母、祁荆芥等,亳州市场的亳白芍、亳丹皮等,成都荷花池市场的川芎、川黄连、川贝母、川附子、川僵蚕等,禹州市场的禹白芷、禹南星、禹粮石、禹白附等,因此中药材专业市场应该重点抓住几个地道药材品种,充分利用原来的地道概念,按照GAP标准,形成规模种植,搞好地道药材基地建设,凸显产品品牌,树立市场形象,。
充分利用信息搞好市场经营
中药现代化离不开交易方式的信息化改造。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规格杂乱,分布广泛,生产不稳定,需求变化大,造成价格波动大,同时缺乏恰当的政策和信息引导,中药材市场屡屡出现抢购风和囤积风,部分投资者甚至不惜破坏资源,散步虚假信息来进行人为炒作,在造成市场混乱的同时,也极容易给参与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会最终影响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大中药材专业市场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电讯视听、缩微和激光信息技术存储,对中药研究开发和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建立中药材即时更新交易平台,实行中药信息共享,开辟国际中药商贸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国际中药商贸信息交流网络等等。同时,政府部门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投资者积极到中药材产业中寻找商机,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中药材集市交易模式,使昔日的“人来人往,物来物往”变为“电来电往”。
完善中药材专业市场设置 提高市场服务质量
目前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上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总的来看条件还很差,依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交易状态,与国际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政府要把市场规模搞的更大一些,设施更完善一些,服务更到位一些,市场管理再深入一些,这样中药材专业市场才具有竞争力。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思路。这对中药材行业也不例外。中药材商业企业决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要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探索新的经营发展思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将药材生产与培育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优势结合起来,可采取自建GAP种植基地或牵线搭桥、转让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参与产业化活动,将药材生产与自身的经营业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繁荣地持续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