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医药保健市场全面回暖企业看好2004

日期:2004-02-06
医药保健市场全面回暖企业看好2004

医药保健市场全面回暖企业看好2004

  

     2003年,我国医药保健市场呈现明显回暖增长态势,全行业继续稳步增长。益补药品投放量增长,嗓子用药不断有新品牌跃起,构成了市场的两大亮点。调查显示,44.3%的消费者在到达药店或其他医药产品销售终端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购买的品牌。

    中国医药行业成功应对了“入世”后的严峻挑战,不仅没有放慢它的脚步,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和增长态势。2003年1-5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达42.2%。营养、保健食品制造业市场呈现放大趋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8%,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达到133%。

    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乐观前景,早在投身这一行业的企业家们的意料之中。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增强,追求健康生活成为一项必要的消费,而人口老龄化和医保制度的进一步推开,也增加了市场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市场最活跃的主要是OTC非处方药、中成药和益补药品。益补药品不断有新品推出,感冒药、嗓子药、消毒药等门类市场消费量大,新品牌异军突起,竞争将在这些领域打响。

    近年来,OTC药品在整个药品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在医院用药总量控制、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居民自我用药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药品零售市场正日益成为医药行业中的亮点。2002年、2003年,药品零售终端市场活跃,零售增长都在20%以上。这与世界范围内OTC市场销售额近年的上升态势相吻合。

    随着人们对保健养生的看重,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和传统药物、传统疗法重获人们青睐,历经数千年实践的传统中药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药产业化成为医药产业的一大潮流,许多中药配方走上大规模流水生产线,我国中成药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中药工业累计销售收入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的广告监测数据,2003年上半年,益补类药品电视广告投放量增长率达到44%,证明各种益补类药品和保健食品还是最诱人的领域。保健食品行业是全球性的朝阳行业,市场增长迅速。最近两年我国保健行业出现的萎缩和低迷,只是由于政策因素引起的暂时性调整。解决了行业膨胀和公信度问题之后,保健品行业重新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道路。据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消费额将达到1000亿元,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在经过短暂沉寂之后变得更为广阔。

    近年来,益补药品、保健食品的消费对象由过去的以老年、儿童为主,扩大到中青年和妇女,消费目的突破过去的病后康复,出现了从防病治病到抗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种需求,变成了常年性的保健消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新品不断迅速推出上市。

    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消费者购买医药保健品已越来越成熟和理性,没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产品,消费者一般不敢去买。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4.3%的消费者在到达药店或其他医药产品销售终端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购买某一品牌的医药保健品。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医药保健品这类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时,对产品的可靠性和企业的诚信度的衡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产品特征和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决定了医药保健产品在竞争中将更多采取的品牌提升策略。知名度并不等于公信度,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医药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正在改变“狂轰滥炸”的模式,规范运作,致力于提升品牌美誉度。厂商越来越重视与强势媒体合作,以凸显企业实力和公信度,广告的内容正逐渐由产品宣传向品牌宣传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