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发商囤积房屋狂抬房价 三种伎俩揭内幕

上海开发商囤积房屋狂抬房价 三种伎俩揭内幕
伪造购房合同,制造楼盘热销假象,一个“人”在同一小区买了49套房
今年3月份,上海一家楼盘开盘,来买房的人在小巷子里挤得水泄不通。由于买房者太多,开发商要求买房的人必须先排队拿个号码,然后凭号码参加摇奖,摇奖时被摇中的人才能买到房。200套房子,5000人抢,所以只能排队摇号。该楼盘一平米要25000元钱,这么贵的房子,怎么有这么多人抢着买!
看得见的“手”扶着房价往上涨
记者听到一种说法,在上海,抢到房子就是抢到了钱。记者手头有一组数据,也可以印证这种说法。上海市住宅商品房均价从2001年起开始上涨,2002年每平方米均价为4010元,到了2003年,住宅商品房的均价涨到了5118元,涨幅为21%;2004年均价则上涨到6385元,涨幅为19.8%.上海楼价,一步步攀升,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事实上,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后面,还有许多看得见的手在操纵房价。
最近,上海市几家楼盘的开发商,涉嫌欺诈,被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开出了处罚通知。
这几家楼盘分别是:广东路的天赐公寓,每平米24054元;汇站街的颐峰苑,每平米13001元;西藏南路的耀江花园,每平米7304元;通北路的红商事大厦,每平米7866元;银都路的好世凤凰城,每平米6677元;毕升路的富海商务苑,每平米8524元。
这七家楼盘位置都不错,按理说,只要开盘都会热销,但为何被要求暂停销售,这还得从一个市民的投诉说起。
一“人”买了49套房
2005年2月的一天,一个上海市民去“天赐公寓”买房子。开发商声称房子已经全部卖完。这个市民心有不甘,私下里多方打听,得知这家楼盘还有很多空房子并没有卖出去。一气之下,他把这家开发商告到了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接到市民投诉后,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副主任宋唯开始对天赐公寓这家楼盘进行调查,他发现这家楼盘的房子的确已经卖出去了。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消费者投诉这家楼盘还有很多空房子呢?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迅速从网上调出了“天赐公寓”的所有销售合同,发现天赐公寓共49套房子全部被一个叫做李欣的人买走。
天赐公寓一共只有114套房子,而这个叫李欣的人买了将近一半。天赐公寓每平方米的售价在24000元左右,李欣买下的49套房子总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
为了找到李欣,记者查看了李欣和天赐公寓签订的购房定金合同。但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李欣的购房者的个人资料里,电话、地址等栏竟然填写的全是“1”。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权籍和交易管理处王晓光表示,根据初步的判断,如果没有李欣这个人,它本身就是虚拟的合同;如果有这个人的话可能也是开发商或者代理商,利用了他的名义在操作。王晓光说,开发商想通过这样一个手段保留部分房屋待价销售。
购房者名叫“A”,个人信息全为“0”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上海市中心内环线以内房价涨幅达到了27.5%.而根据一家专门在上海从事房屋代理的中介公司统计,这个涨幅要达到31.1%.仅去年年底11月到12月间,上海市外滩附近的房价就上涨了1500元左右。市民投诉的天赐公寓这家楼盘恰恰位于上海市外滩附近。
记者来到天赐公寓,由于今年3月3日该楼盘已经被停牌,无法找到销售人员。但是,在天赐公寓门外,记者仍然看到“8%回报,3年包租”的宣传牌悬挂在公寓门外醒目的位置上。如果根据这家开发商的宣传,以每平方米售价24000元,每年涨幅8%来计算的话,那么一年之后一平方米的房价将增加1920元。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更蹊跷的事情。在一份天赐公寓的购房定金合同中,合同的乙方也就是购房者的名字很奇怪,叫做A.
为了弄清A是谁,上海市房地局的执法人员进一步对这份合同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购房人A的个人信息居然全是“0”。王晓光说,“这个名字是凭空弄出来的。”
上海市房地局对天赐公寓所有购房合同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不止A买了天赐公寓的房子,而且S、W、D、E等等都买的房子。
在调查中,上海市房地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英文字母购房人绝不是天赐公寓一家楼盘的专利。
原来,开发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造成楼盘热销的假象。但这些开发商最后做假做到连人名都懒得编的程度,反正都是假的,索性直接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来代替算了。
抬高房价常用的三种伎俩
其实,开发商抬高房价的伎俩还有很多,总而言之,有以下三种手法。
手法一:通过“内部认购”等方式签订假合同,留住好卖的房子,先把朝向不好的房子卖出去,房价上涨之后再把好房子高价出手。
手法二:签订假合同之后再撤销合同,撤销时的房屋价格远远高于房屋的实际售出价格,制造房价激增的假象。
手法三:与中介机构勾结,把房子先卖给中介机构,房价上涨之后,再由中介机构退掉房源,加价卖给真正的买主,从中赚取差价。
但是,这些开发商不管用什么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房价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