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千家药厂争造六味地黄丸 市场上鱼目混珠

日期:2005-12-02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5年第二季度国家药品质量公告中就有七种六味地黄丸上黑榜,六味地黄丸市场问题严重。
  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看到,这些问题六味地黄丸主要集中在水分、溶解时限、成分牡丹皮含量超标等问题。
  “牡丹皮、水分和溶解时限不合格会影响药效对健康无害,但微生物不合格药品就不太干净,很可能影响人们的健康。”北大医院中药房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六味地黄丸成为百姓家里的常备药。“服之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在百姓家六味地黄丸就像钙片一样普遍。”德威治大药房北太平庄店的朱经理介绍说。
  广大的“群众基础”让医药企业趋之若鹜。记者看到在德威治大药房北太平庄店就有来自北京、河南等七个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存在近千种六味地黄丸,全国3000多家中药厂,近1/3拥有六味地黄丸的批号,在市场上有销售的品牌超过700个。
  尽管厂家产品众多,但销量却存在天壤之别。“其中销售最好的还是同仁堂,每月能卖出2000多盒,其他厂家的每月也就50多盒。”朱经理说。
  无奈之下没有实力的中小中药厂家只好走上了粗放经营的道路。于是整个六味地黄丸市场上品牌鱼目混珠、品质良莠不齐、价格差异巨大。很多没有品牌的中小中药企业都依靠粗放的、低价格大批发来维持生存。
  “对此我也无法多说什么,毕竟这是老问题。”面对六味地黄丸市场的混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王锦霞也只能一声叹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