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08年中国汽车业将面临三方面挑战

日期:2008-07-24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1-5月份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相对不错,出口高速增长,价格相对稳定,但也面临高油价等三方面挑战。

  据上海证券报7月7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近日表示,从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上来看,1-5月份相对不错,出口高速增长,价格相对稳定,企业效益处于正常水平。四个总量指标都保持了比较好的增长:第一个是国内需求,1-5月份国内的总需求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属于快速增长的区间之内;第二个是汽车生产,2008年1-5月份436万辆,增长17.1%,产销的速度基本上是同步的,速度较快;第三个是进口,进口应该说是保持了井喷式的增长,相当于国产车增长速度的5倍,进口车1-5月份同比增长了81%,国产车同比增长是13.7%。

  进口车的速度值得关注。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培养了一大批富裕人群,这个是非常主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是换高档车的高潮。第三个就是人民币升值带来了部分进口车型相对价格提升。第四个原因就是两网合一导致进口车经销商网络迅速下沉。中国以前进口车的经销商网络主要分布在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现在由于进口车的经销商和国产经销商基本上是在并网销售,这样就使进口经销商的数量大量增加。第五个作用是国产高端SUV市场竞争力不足。

  第四个总量指标就是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1-5月份,已经是32.5万辆了,增长速度是73%,应该说是连续第六年出口高速增长。

  从结构性的指标角度分析,2008年的商用车内需增长速度略快于乘用车。2008年1-5月份,乘用车17.1%,商用车是17.8%。

  中国汽车业2008年面临的挑战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原定的比较高的生产计划跟二季度以来需求被压缩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矛盾。普遍来讲,2007年年底对2008年的预期不错,预计有18%到20%的生产率,产量定位也比较高。多占市场份额的需求使得原来定的20%平均增长率,现在来看被压到15%了。进口车增长81%,国产车大概百分之十二三左右,所以国产车在国内需求的增长率已经占到了10%,计划是20%,甚至更高,这就使汽车业面临了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高油价,油价提升了17%,北京地区93号汽油由5.34块提升到6.2块,增加了8.6毛,这对乘用车市场需求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影响主要是来自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单次的涨价幅度比较大,一次涨了8.6毛。2006年的3月份和5月份分别调高了两次油价,那两次合起来是调高了9.4毛钱,那时候对市场影响比较大,对小型车的打击非常大。这一次调价8.6毛,媒体的声音普遍认为油价还没有涨到位,消费者也会认可。徐长明表示,一次涨价幅度比较大,而且还有预期。

  第二个,这个涨价是在市场本身已经开始滑坡的情况下出台的,再加上国际上高位进一步有加价预期。如果说2006年的调价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2006年市场处在不断地往上升,整体的增长速度、市场非常火爆,在这个时候出台一个油价对消费者的影响比较小,现在是在市场已经极度滑坡的情况下,速度明显往下掉,6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就是10%这样的一个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当然,这种影响是全局性的,但是阶段性的影响可能还不一样。对于低价的SUV影响最大。现在美国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SUV的需求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两个国家之间,消费者买经济型车、买小型车的时候看中点是不一样的。美国买小型车主要是看中低油耗,它的车价并不便宜,中国主要是看低价位。

  来源:世华财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