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整体走弱

受上周五美盘深幅下跌影响,周末期间,国内现货市场整体趋势走弱,局部地区大豆价格继续向下回落。目前,国内市场恐慌心理比较突出,特别产区交易气氛紧张,油厂以及贸易商为规避风险,购销策略均有一定程度调整,使现大豆价格失去有力支撑。预计,市场交易气氛仍以清淡为主,局部地区价格在需方谨慎的入市态度中继续下调。
压榨利润缩水油厂采购截流
随着豆粕价格快速拉升的阶段告一段落,大豆市场的行情也逐渐冷却下来,产区部分地区油厂及粮点贸易商的收购价格都出现小幅下调。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前期收购过程中,油厂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导致目前流动资金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厂的采购力度;另一方面,由于豆油及豆粕销售情况不佳,油厂压榨利润大幅缩水。此外,产区余粮所剩无几,据悉,部分地区农民已经开始销售质量较高的豆种,可见农民持粮已达到心理极限,随着这部分“压箱底”的大豆销售结束,产区购销气氛将更加清淡,油厂也无需“重金”采购。
到港压力增加进口价格“打折”
进入第三季度,由于产区大豆日益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大大增加。据中国大豆网数据显示,7月进口大豆到港总计约52船,总量将达到296.0万吨。即便以目前高效率的压榨能力计算,进口大豆数量也足以维持油厂的生产消耗。而从油厂油粕的销售前景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可能抑制后期油厂开机生产的积极性,那么,进口大豆的供应情况将更加宽松,令大豆价格承压。同时,受近期CBOT大豆期货价格下跌影响,进口大豆价格较上周也有所回落。虽然因点价时间等条件不同,实际成交价格与此理论计算价格有一定差距,但价格走势趋势基本一致。在进口大豆到港量充裕,但需求下滑的情况下,进口大豆价格挺价难度增加,一旦CBOT大豆期价继续走软,进口豆价也将随之下调。
产区弱势传染销区放弃挺价
本周销区市场与上周相比,大豆价格整体呈现下滑走势。主要由于产区大豆价格下跌效应传导至销区市场,造成远期到货价格降低的预期,极大打击了贸易商的挺价信心,同时本周进口大豆价格走低也令销区市场雪上加霜。另外,CBOT市场大豆调整走势震荡加剧,风险较大,这一系列因素均导致市场中需方入市采购谨慎,观望气氛浓郁,贸易商走货缓慢。为了刺激成交,同时也是为了将库存合理化,以规避风险,贸易商有意降价销售,在促进成交的同时,也将风险转移,便于制定后期的进货与销售计划。销区市场成交不佳,贸易商自然将重点放在销售方面,暂时放缓了补库脚步,减少了对产区大豆的需求,产区贸易商的收购热情也将随之下降,或停收、或降价收购,形成了如此的“恶性”循环圈,短期内产区大豆价格很难从弱势中抬头。
信息来源:中国大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