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朱大鸣:是谁在制造深圳房价“暴跌”的阴谋

日期: 2008-08-13
字体:

作为一个特殊的一线城市,深圳房价下挫被人看成全国房价大跌的风向标。其实,深圳房价下跌是被人无限放大的,再加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断供门事件,深圳楼市仿佛到了崩盘的边缘。笔者认为,没必要对深圳房价过度担心,深圳房价也不像媒体爆料那样惨,更没有必要以深圳的房价暴跌和断供来干扰胁持待币购者的理性判断。

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深圳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16198元/平方米,涨至今年次高点,此前各月的价格分别为15080元/平方米、16315元/平方米、13618元/平方米、11962元/平方米、11014元/平方米、12681元/平方米。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深圳房价前期是在下跌,但现在已经有了继续回稳的迹象,深圳均价的走势是由低点震荡上行的。

从量的角度来看,因为深圳是整个中国楼市舆论的风口,楼市成交量是在低位震荡的。根据数据显示,从深圳各月住宅销售情况来看,3月以来成交量有所回升,5月成交量达到高点,但6、7月份又接连出现回落,7月销售面积25.73万平方米,为二季度以来的最低点。笔者认为,不适当的舆论宣传,开发商之间的价格战,断供潮的夸大,这些刺激眼球令人头晕目眩的爆料成了深圳在有低点之后,让深圳楼市的成交量一直徘徊不前。

笔者不否认深圳房价下跌了,而且,笔者也一直判断深圳房价在调整,但是,从一月的12681元/平方米到七月的16198元/平方米,总体上来看还是由低点逐步上升。

深圳均价在逐步回升,而深圳房价舆论给人的是房价还在继续暴跌的印象,七月份到了极致,“断供门”把深圳楼市推向了舆论风口浪尖,一时间,很多人认为,其他的一线城市将步深圳楼市的后尘。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持币观望的购房者变成了明确的等待,成交量持续低迷。当然,正如笔者前期判断,造成成交量下滑的原因,不仅仅是舆论的放大导向,更多的是因为国内外大环境出现了不少变化。

其实,所谓的断供门事件,不过是一种个人爆料,有位叫做“知名剑客”风语爆料说:“深圳房贷负资产人数超30万,断供已过千亿”;另外,一些媒体无限放大个别的断供事件,也给处于风口上的深圳楼市加了一把火。也就是说,传言加夸张造成了沸沸扬扬的深圳断供门事件。笔者相信会有断供的现象,但断供不会像刺激眼球的爆料那样猛烈。断供门事件不仅仅给银行带来重大的压力,也给持币观望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近乎笑话的传言,继续加剧楼市成交量的低迷。

我们既然看到了房价大跌会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也应当明白成交量的低迷给楼市带来重大的冲击。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楼市环境收紧,成交量低迷,资金回笼出现了梗塞,的确存在着不少房企正承受着资金面断裂的危机。

其实,不仅仅是房企出现了资金面的压力,正如笔者前期判断的,很多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在从紧的大环境下,涌现了资金链危机的大潮。当前,宏观政策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毕竟微观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微观经济的个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出现了困难,也会给整个经济带来困难。

话又说回来,一线城市楼市出现的成交量持续低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舆论的放大不无干系。暴跌蛊惑性语言刺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为楼市的正常回稳带来了重大阻力,也为购房者理性判断楼市的实际走势,带来了重大干扰

新华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