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不久的市民张先生最近打算买房,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发现深圳楼市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不少一手房的价格竟然比二手房还要低,只是地段和配套稍微逊色点。首次置业的张先生感到十分困惑:一手房和二手房,到底买哪种更划算?
1 现象:二手房叫价高过新房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比较的是福田区梅林一带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在北环大道与新洲路交界的一个即将开盘的楼盘,均价在1.05万元/平方米,还带精装修,送空调;而梅林一村的业主放盘出来,价格一般每平方米在1.2万~1.7万元之间,2万元以上的也有。
“梅林一村的房价没怎么降,因为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而且都是自住的,卖的价格都比较高,如果要求业主降太低,他们就不想卖了。”张先生解释说。
记者了解到,深圳一手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在新楼盘较集中推出的区域更加明显。相比福田区,南山区今年推出的新楼盘更多,房产商的“价格战”也打得热火朝天。位于南山区沿湖路与前海路交汇处的一个楼盘,从年初开盘均价1.5万元/平方米,降到最近的每平方米1.2万元;而就在旁边的另一新楼盘,6月份开盘时就以“破8000元”的特价房震撼了大多数想在关内购房的市民,如今均价在9800元/平方米。相比之下,同样位于前海路南段的成熟社区阳光棕榈园,业主放盘出来的价格一般都在1.2万元以上/平方米,比上述两个邻近新楼盘的价格还要高。
即使在二手房价格并不高的关外,由于开发商降价幅度较大,也形成了价格倒挂现象。记者日前在龙岗区布吉深惠路的一个新楼盘的大门口,看到房产商最近拉起的广告横幅:起价6228元/平方米。附近的中介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该楼盘的位置、配套设施和环境都比较好,但听说开发商经济上遇到了困难,急需资金回笼,所以就打出了如此低价。记者从搜房网上查找该楼盘的历史成交价格,均价从去年年底的1.2万元/平方米,一路降到了现在的7000多元/平方米,跌了40%。“还没有入伙,就跌成这样,之前花高价买了该楼盘房子的业主意见很大呢。”该中介人员说。记者了解到,就在该新楼盘对面在布吉有较高人气的佳兆业桂芳园,二手房价格却仍然停留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
2 原因:开发商降价太快所致
对于二手楼比一手楼叫价更高的原因,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主任徐枫分析,由于某些二手房的开发商品牌、小区地理位置、配套和户型等较好,业主都很自信,而且由于前几年开盘时价格较低,也并不着急卖,所以价格比较稳定。
另外,深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开发商在成交萎缩的情况下需大量资金,减少支付银行贷款的高额利息,售房价格不得不下调去吸引买家,以完成资金回笼的目标。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总监张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商品房价格倒挂的原因,主要是一手房价格降得太快。“新房的销售是商业行为,开发商对市场反应较快,率先降价。而二手房的定价属于个人行为,业主还在观望,所以降得慢。”
3 趋势:新房降二手房也会跟着降
这种商品房价格倒挂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张伟认为,这一现象在楼市经历较大调整的初期都会出现,但并不会持续。“随着一手房价格的走低,二手房业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以后,也会加入降价行列,由此开始新一轮的降价潮。”
张伟告诉记者,深圳房地产市场从没经历过像今年以来如此深幅的调整,而商品房价格倒挂现象以前在深圳并不多见。但在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历史上却出现过。1998年年初,受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创的香港楼市就上演了一幕幕减价对攻战,为了尽快出货,地产公司宣布大促销,新房甚至低于二手房价格的现象非常普遍。“香港楼市调整的时候,购房者都是买来自住,对价格敏感,所以开发商都会降低价格促销。”
4 建议:投资比率低小区二手房更保值
深圳不少开发商不断降价,已经引致了前期高价购房者的强烈不满,也成了最近频发的集体退房、要求回款补偿、甚至“断供”等纠纷的根源。出于对房子保值的想法,部分市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价格较稳定的二手房。那么,到底怎样的二手房会更抗跌呢?
张伟认为,购房者要避开之前非理性涨价的楼盘,这类楼盘的投资比率较高,投资客为了“甩盘”会大幅降价甚至亏本卖。而价格坚挺的二手房,大多是相对成熟、人气较高、投资比率低的社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于这类楼盘的业主来说,影响较小,他们一般没有降价的压力。”
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