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之宝
重庆惊现《杨杏佛遗墨》
鲁迅《悼杨铨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这是1933年6月18日杨铨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上海滩,震惊全国,鲁迅先生为之所作的挽诗。
杨铨字杏佛,江西玉山人。早年就学于上海公学。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任南京总统府秘书。1913年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商学博士。1918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教授、工学院院长。1925年任孙中山秘书,随孙北上。孙中山逝世后,1928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任院长,杨任副院长兼总干事。1932年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会长兼总干事。由于他多次发表谈话谴责国民党政府践踏民权、镇压民主人士,并营救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因而被暗杀。宋庆龄等人发表声明:“我们非但没有被吓倒,杨铨为同情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反而使我们更坚决地斗争下去”。
杨杏佛不仅工书,且能诗。当其时即与上海的文化人多有唱和,且与胡适、徐志摩、沈钧儒、李四光、孙洪芬等友善。此书法作品之上款“洪芬先生”即孙洪芬,也是当年留美之科学家。《杨杏佛遗墨》实属罕见,而“杨铨”之下的一枚朱文印章“杨铨字杏佛印”也属仅见。十分具有收藏及研究价值。
这幅作品在重庆现身,也进一步证明曾作为“陪都”的重庆的确藏龙卧虎,大有珍奇异宝。
重庆艺术品市场说略
重庆的艺术品市场较之全国,可以肯定的说整体规模小,成交量太低,而发展的潜力却十分巨大,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艺术品市场离不开四大组合条件:一是需要有大批的收藏家和购藏单位;二是有大批的各类艺术品进行流通;三是有各种层次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中介、经济人;四是有被市场及艺术界认可的艺术批评家、鉴赏家或鉴定机构。纵观重庆的现实状况,可以说是有强、有弱、有明、有暗,尚需政府支持引导,业界学习增强。
从艺术品市场的层次级别上看,重庆已经具备的中兴路收藏品跳蚤市场,为初级的地摊似市场,它为广大的山城艺术品爱好者及商家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条件,一到周末及节假日就会聚集数千人的交流活动,是不可多得的好市场。这里时常会传出“拣漏”的消息,让人兴奋、让人叹息。而在三峡博物馆对面的“古玩市场”,汇集了不少颇有实力的“画廊、古玩店、艺术家作品的专营店”,这种长期的开门座店与一些散在的名店如“淳辉阁”、“重庆国画院”以及区市县的“书画店”,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二级市场。在这里经常能观赏到各种书画展、瓷器、玉器、文玩杂件,加之如恒升、嘉华、中艺、天恒等拍卖公司的推波助澜,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已经形成,并能吸引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南地区的投资人。2005年举办了近二十场拍卖会,成交量达2500多万元。
重庆的艺术品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而被京、沪、穗、蓉等地投资人,台、港、美、英等地区和国家的收藏家所密切重视的,还是这里的“藏品艺术家”。重庆的历史地位是外地无法取代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成为了全国的政治、文化、艺术中心,第一流的政治家、文化人、艺术家大多来过这里,留下的艺术品存量之丰富,怎样的估计都不一定准确,诸如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傅艳石的山水、人物、于佑任、郭沫若的书法,至今时常还被人津津乐道。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川美术家协会的大批艺术家在这里,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以四川美术学院为首的艺术院校中有不少的专业艺术家和一大批社会贤达都留下了难以数计的艺术品。以沈福文为代表的漆画、以荣昌为基地的陶瓷、以梁平为绝唱的“竹帘画”,至今还让人记起的雕塑“收租院”,冯建吴的山水、书法、苏葆桢的花鸟、葡萄、许伯建的诗词、书法,黄笑芸、徐闻的篆刻。八十年代以后更是人才辈出,精品叠现,无论是堪称里程碑式的油画“父亲”、“赶火车”,还是牛文、江碧波等人的版画,马振声、唐允明的国画。时至今日,张晓刚、庞茂琨、叶永青等人成了全球艺术品收藏家们追逐的明星……在重庆这个年轻的直辖市,艺术品、艺术家的兴旺发达真是未有穷期。
由于艺术品收藏的类别众多,各种情况较为复杂,建议初入此道者务必做到四多,即:多看、多听、多问、多上手,重要的还得要有好老师。当然,多看还是以博物馆和专家学者认定的标准件为好。多听和多问仍是学习解惑的不二法门,多上手就是实践,能经历“上手”这一过程去体会、去感觉,才能得到自己的“心得”。
唐肇新
长期从事艺术品收藏经营活动,有较丰富的市场经验,为重庆市资深收藏鉴定家。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重庆总商会收藏商会副会长、重庆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恒升拍卖公司副总经理、艺术品鉴赏投资顾问。曾主持重庆第一、二届私家收藏书画展,创办重庆知名画廊《民风堂》。1982年起在报刊杂志发表有关书画史、古籍版本、书画鉴赏类文章,曾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客座讲授,讲授《艺术品鉴定与收藏》《艺术市场学》、《艺术品管理、收藏、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