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滨海新区新纪元大型论坛”上透露,中房协日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中房协建议改变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
严厉政策不适用当前
房地产发展与改革司已经开始收集和整理过往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根据新市场情况积极准备调控应变政策。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这种政策调整十分必要。“过去的政策是在房价暴涨的时候做出的,现在市场情况相反。”以二套房贷款政策为例,过去是打击炒房而出台了抬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政策,现在房价下降,炒房比例较低,而以改善自身居住条件为主的二套房购买行为应该被视为常态,不必再刻意打压二套房贷款。
除了市场条件变化外,朱中一认为,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带来的经济影响,是政策制定部门需要考虑的。在上述中房协给国务院的建议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交易量过度下降将从两方面给国民经济带来影响:一是对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房地产开发规模下降将对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房地产市场萎缩将带来烂尾楼等大量社会问题,尤其对金融业冲击会很大。据北京师范大学19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房地产行业遭遇的并不单纯是资金供求缺口问题,而是预期变坏。一旦房地产行业陷入中期调整,可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不良贷款达上万亿元。
市场是否需扶植引争议
是否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严厉”型房地产调控政策,转以扶植市场为主的政策,这一提议在业界和有关部门都存争议。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当前市场低迷问题出在开发商身上,是开发商没有认清市场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应该承担相应后果。朱中一则表示,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前提就是要对“上涨”有科学的分析。由于我国房地产销售实行预售制度,房价上涨时期进行的交易,需要1~2年后才能交房,因此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扩大其实是房价上涨时期问题的延续。另外,很多土地拿时并没有支付完全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要的时候,房地产企业就需要加大开发回笼资金来偿还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这也是促使企业加快开工的原因。他提出,当前市场仍旧处于不明朗时期,出台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比较难,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特点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可对90平方米以下户型房屋贷款、开发给予优惠政策。如果家庭购买第二套房是出于改善居住需求,可在出具第一套房销售证据等条件前提下,按照第一套房贷款条件对待。国际在线
相关新闻
潘石屹再呼救市
近来多次呼吁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政策松绑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再次呼吁政府救市。他认为如果大面积的房地产商“死亡”,国内房价不但不会跌,反而会继续上涨。
潘石屹认为,当市场上房子的供应量少了,在需求一定的情况,房价只能往上涨,市场的局面就是供不应求;相反,房地产市场能兴旺发展,市场上有许多房地产公司在造房子,市场供应量大,老百姓才有选择,价格也自然会降到合理的范围内。国际在线
开发商降价 退业主1200万
继北京华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因降价给华业玫瑰郡前期业主进行补偿后,位于杭州市中心的一个在售楼盘宣布,因为降价卖房,开发商对前期已购房的25位业主提供补偿,据计算,开发商将为此至少支付1208万元的现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