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2008国际棉花棉纺织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马占平表示,估计今年棉花产量与去年持平,但是棉花需求增速会放缓。他还透露,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建立棉农目标价格补贴机制,通过对棉农进行财政直接补贴来保护棉农利益。 马占平表示,今年国内棉花产需仍存在缺口,但是缺口不会大幅放大。今年棉花收购遇到一定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的收购市场处于棉农和棉花收购企业的观望和僵持状态:棉农对棉花收购的预期较高,去年棉花收购价格较高,但是今年棉花价格下跌的幅度比较大,而棉花种植成本增长,农民惜售心理较重;而收购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市场风险大、利润空间小等原因,入市收购谨慎,所以最近棉花收购市场比较清淡。 马占平认为,棉花价格下跌,既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也不利于棉花生产,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稳定棉花价格。他表示,对棉花市场的政策措施包括当前和长远两个方面:确保收购资金的供应;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作用。 马占平表示,当前要鼓励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进入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市场,尽快稳定价格,避免棉花价格过快下跌,因为棉花价格过快下跌对农民不利,对纺织市场稳定不利。要发挥储备调节作用,中国棉花供应存在较大的缺口,发挥储备的调节作用是有可行性的。但是也要看到,棉花收储的作用是有限的,整个市场的环境的变化决定棉花大势的走势。在近期国家将出台收储政策,主要是在新疆收储棉花。 马占平说,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建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机制,对棉农进行直接补贴,保护棉农利益,同时也不对棉花价格过多的干预,这样对保护棉农利益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有利,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棉花的生产。国际市场经验来看,目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通过提高棉花价格即能保护棉农利益又利于国内纺织生产。我们国家靠提高棉花价格来提高棉农收入,已经走到了尽头,应该研究新的思路。
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