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医保将取消城乡差别

日期: 2008-10-17
字体:

    酝酿多时之后,新一轮中国医改方案前日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方案的核心,是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方案提出,公众基本用药将由国家统一定价。

  医改,老百姓最关注的是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对此,方案确定,此二者的定价机制将同步改革,根除“以药养医”的痼疾。一方面,政府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另一方面,将建立由中央政府确定基本药品名录,退出药品集中招标体系,基本药品定点生产、直接配送、统一定价,并提高报销比例。

  方案称,我国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要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在改革的节奏上,方案依然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近期要力争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以药补医、规范运行机制和卫生投入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具体试点地区和单位,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选择,广东力争成为试点。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近期五项重点改革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药费负担能否减轻?

  基本药物国家统一定价,纳入医保报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用基本药物

  ◎方案摘录◥◥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

  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直接配送覆盖面力争达到8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解读◥◥

  林洪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生产环节的混乱无序和使用环节的不规范是导致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这将规范药品的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同时还将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有利于挤掉药价中的水分。同时,还要逐步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切断医生、医院与药品销售商之间的利益链条,以降低老百姓的药费负担。

如何抑制药价虚高? 对新药和专利实行上市前经济性评价

  ◎方案摘录◥◥

  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行在药品外包装上标示价格制度。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加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有效抑制虚高定价。

◎解读◥◥

  吴松(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药品市场现在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就是不断有新药在上市,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多数并非临床需要,主要是因为利益驱动。每个新品种上市,因为不具有可比性,定价一般都会很高。即使是国家普遍降价,仍有利润空间。

  因此,政府改革药品定价机制,对新药和专利要实行上市前的经济性评价,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非常迫切。

怎样防止以药补医? 公立医院医药分家,拟收“处方费”

  ◎方案摘录◥◥

  公立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如处方费等)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要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要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解读◥◥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中最迫切,也是最难解的问题。政府加大投入只是一个方面,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首先是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按照区域的人口、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厘清合理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以及服务范围,由政府和区域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比和流动。

农民工医保可异地接续

  ◎方案摘录◥◥

  促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协调和衔接,做好城镇职工医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做好农民工医保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政策衔接。

  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行机制。完善医疗保障监管。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

◎解读◥◥

  孙洁(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障最迫切的问题是,中西部的农民工到东部打工,得了大病的医药费的报销问题,从目前的发展方向看,应该是由工作所在地负担,可以体现医疗保险的公益性和福利性,而农民工的问题实际涉及到地区之间利益的问题,农民工肯定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在加大地方政府的职责的同时,如果出现资金缺口,中央财政应提供必要的补贴,因为农民工毕竟是个过渡性群体,最终还是会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基本医保全民覆盖 基本医保参保率要达90%以上

  ◎方案摘录◥◥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相关经办机构正常经费。

◎解读◥◥

  新方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就是不要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全部都应该统一起来。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是分为四种类型,有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不同的保障模式,主管机构也分为劳动保障部门和卫生部门。按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将来会简化为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保证基本医疗需求,一是商业保险满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需求。

如何提高 农村诊疗水平?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免费培养农村医生

  ◎方案摘录◥◥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解读◥◥

  在加大投入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的同时,提高这些机构诊疗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年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医改方案起草人曾益新在发言中表示,希望能够将师范生减免学费的政策也能用到毕业后去基层医院工作的医学生身上。为广大农村地区免费培养合格医生,将成为改善农民就医条件的基本。

■公众建言医改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表示,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14日,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的官方网站上,点击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版全文,各界人士可在线提出具体意见。信函请寄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18号信箱,邮编:100045)

  您对农村医疗改革有什么想法也可与南方农村报联系,发表您的高见。

粤力争当 医改试点

  新医改方案虽然还在征求意见中,但广东省已经在近几年对一些方面展开了尝试。广东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广东将积极争取成为国家医改试点,探索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

来源:南方农村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