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供港东江水加价18%
日期:2008-10-24
大中小

发展局昨日向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内容指港府与广东当局初步同意,香港在未来3年购买东江水的水价,会提高至首年18.61%,随后2年为6.32%及6.29%。故发展局将会在11月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追加拨款8440万元,以支付首年度的额外费用。由於早前政府承诺冻结水费至2010年,故有关水价上升,暂时不会影响用户。
发展局在文件中指出,为确保2009至2011年的供水可靠度达99%及维持东江水供应达每年11亿立方米,与广东当局初步达成,水价由过去3年平均的24.94亿,加至明年的29.59亿,第2年的31.46亿及第3年的33.44亿,增幅分别达18.61%、6.32%及6.29%。政府须立法会财委会通过追拨首年的8440万额外费用,后2年的拨款则会周年预算时向财委会申请。
粤明年加水价因成本升
文件又指出,水价上升原因是香港与广东其他城市就东江水竞争激烈,省政府最近制订方案,固定包括香港在内的各城市的水源分配,故要先和粤方议定实际用水量并支付水价;并缴付每年特定供水量费用,以保证在旱年时的供水量。另外,粤方又指,由於薪金、电费及燃料价格上升,令供港东江水的营运成本上升,加上过去3年人民币兑港币已升值达14%;而内地水价机制改革后,很多城市水价已上调,对此,粤方面须上调水价以调整区内食水需求的巨大压力。因多个因素故对供港水价提升,港府则认为增幅合理。
2010年前水费无影响
文件中强调,早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已宣布冻结水费的措施会维持至2009至2010年度,故购买东江水水价的上升,不会对本港水费有即时影响。又重申,政府厘定水费时,会考虑当时经济情况及市民的承受能力。
发展局提节约用水方案
发展局又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案,以减少对东江水的依赖,包括以综合、跨界别及可持续方式,管理用水供求;加强节约用水的公众教育;更换及修复3000公里的老化水管,以减少水管渗漏;把海水取代淡水冲厕扩大至元朗及薄扶林及天水围;改善引水道,以有效收集地表水;进一步海水淡化的可行性等。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叶国谦指出,香港用水量很大,2010年水费冻结完结后,水费的上升存在压力。民主党则指加幅过高,不能接受。
发展局在文件中指出,为确保2009至2011年的供水可靠度达99%及维持东江水供应达每年11亿立方米,与广东当局初步达成,水价由过去3年平均的24.94亿,加至明年的29.59亿,第2年的31.46亿及第3年的33.44亿,增幅分别达18.61%、6.32%及6.29%。政府须立法会财委会通过追拨首年的8440万额外费用,后2年的拨款则会周年预算时向财委会申请。
粤明年加水价因成本升
文件又指出,水价上升原因是香港与广东其他城市就东江水竞争激烈,省政府最近制订方案,固定包括香港在内的各城市的水源分配,故要先和粤方议定实际用水量并支付水价;并缴付每年特定供水量费用,以保证在旱年时的供水量。另外,粤方又指,由於薪金、电费及燃料价格上升,令供港东江水的营运成本上升,加上过去3年人民币兑港币已升值达14%;而内地水价机制改革后,很多城市水价已上调,对此,粤方面须上调水价以调整区内食水需求的巨大压力。因多个因素故对供港水价提升,港府则认为增幅合理。
2010年前水费无影响
文件中强调,早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已宣布冻结水费的措施会维持至2009至2010年度,故购买东江水水价的上升,不会对本港水费有即时影响。又重申,政府厘定水费时,会考虑当时经济情况及市民的承受能力。
发展局提节约用水方案
发展局又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案,以减少对东江水的依赖,包括以综合、跨界别及可持续方式,管理用水供求;加强节约用水的公众教育;更换及修复3000公里的老化水管,以减少水管渗漏;把海水取代淡水冲厕扩大至元朗及薄扶林及天水围;改善引水道,以有效收集地表水;进一步海水淡化的可行性等。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叶国谦指出,香港用水量很大,2010年水费冻结完结后,水费的上升存在压力。民主党则指加幅过高,不能接受。
香港商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