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鲁广洲:十一年做好一件事

日期: 2008-11-14
字体:

渝商脸谱                    

鲁广洲:十一年做好一件事

                             本刊记者  黄娅

他出生在重庆,生长在重庆,成名在重庆,如今是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叫鲁广洲。

他曾经在大学里是重庆唯一一个在四川省获得三好学生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科学家,曾经在大学里过单纯的生活。

    他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生物工程,并爱上了这个行业,正是这样一个人,凭着一种执著创下了今天的事业。正是这样一个人,凭着一种专注让今天的产品跻身全国同类行业前三位。

从创业到现在整整11年,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从最初只有7个人壮大到现在拥有100多名员工的团队,公司所生产的自主创新的医疗设备产品均列全国前三。

现在的天海人才济济,拥有一大批博士、硕士;现在的天海,正在迈向世界,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偶然入此行   斩获近百万

1983年,无线电专业出身的鲁广洲刚好大学毕业,正值青春年少,想的是出学校干自己的一番事业 ,但好事多磨,学校硬是把这位优秀的青年留校任教。这样,鲁广洲留校进入了当时比较有名的微波实验室。第二年,突如其来的变化即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不得不放弃微波实验的研究转向了生物工程。这样,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他干到现在,22年。

19953月,鲁广洲和几位朋友决定下海经商,在筹集了几万元以后就在沙坪坝汉渝路66号一间仅有40几平方米的地方成立了“重庆天海医疗设备研究所”,员工仅仅只有7人。

鲁广洲因为在大学念了生物工程的研究生,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所以公司成立后,他就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事业草创,他将在学校的科研成果“MVIS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派上了用场。这种血液检验设备,当时国内许多医院主要用的都是进口货,成本较高,而国内几乎没有能生产这种设备的厂家,市场需求量很大。鲁广洲生产的产品似乎在当时是给国内医疗设备行业降下了一次甘露,他生产的产品质量和进口货相差无几,而且价格便宜一半,这就给天海医疗的前期市场开了一个好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鲁广洲带领他的团队先来到东北开辟市场,因为当时国内很多知名医院都集中东北。“闯市场的过程是很艰苦的,我们当时和农民工没有两样,一样的挤火车,然后四处上门推销产品。不过,庆幸的是当年的市场是卖方市场,做销售相对比较容易些,合同很快就签下来,买方一般也不会拖延付款时间。”鲁广洲说。

1996年,他掘取创业的第一桶金,80万。

               名叫鲁广洲  眼盯五大洲

开了个好头后,更加坚定了鲁广洲做医疗设备的决心。他继续一心扑在科研上。“高新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创新”,鲁广洲说。他继续把资金投入到科研上。

    1998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并在2003年前后并购了当时重庆另一家在血液透析领域非常有名的医疗设备企业,鲁广洲带领着第一批天海人开始迈向世界。

高新企业是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鲁广洲每年会有三分之一时间呆在国外,澳洲、美洲、欧洲……遍布了他的足迹,同时也给天海带来了更多新的理念,鲁广洲就结合自己的企业进行对比、揣摩、规划、发展。

现在,公司主要经营着血液、临床医疗、LEG三个方面的产品,并在南岸建立了三个工厂和研发基地。天海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自己只销自己的产品。在鲁广洲看来,高新企业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尽可能的延伸自己的产品线,产品线越丰富,企业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正是他的这股劲,才把天海医疗推到了现在。鲁广洲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想的事情都是如何丰富自己现有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好。现在公司旗下有血液透析方面的设备,这是自己的科研成果,靠着这个核心产品,生产与之相关配套的产品,在今天拥有一整套设备和解决方案比拥有单一设备更具有竞争力。目前公司正研发生产计算机自动把脉产品,这项产品弥补了人工把脉的很多缺陷,正逐步受到人们的肯定。

    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鲁广洲还盯紧了国外市场。通常的办法是在国外建立一个生产基地,生产整个研发的核心产品,然后再在当地找与之配套的医疗厂商合作,由其他厂商为自己做配套。实现资源共享。

    鲁广洲与重庆很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把自己的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产品其他层面的研发,而自己重点研发核心产品,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投入,还让资源合理得到了利用。

    如今的天海已经位居中国细胞分析和血液检验设备行业前三名,产品出口美国、越南、埃及、印尼等地,并在英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引进2家国外企业。鲁广洲认为,企业只有走向世界,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望。目前天海又在茶园新区圈地100多亩,用于打造天海数字医疗产业园。预计到2008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以上。

                       打拼十一年   只做一件事

鲁广洲告诉记者,“我的成功就在于专注,11年前我们做的事情,11年后我们还将继续作。不做别的,只求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最好。”

天海从最初的7个人起家,到现在仅仅只有两人离开。记者问鲁广洲,是什么样的理念支撑让他们与你同甘共苦11年?鲁广洲笑笑说:“在一个团队里,最重要的忍让和互相谦让,同时领导人的素质也很重要,公正公平,舍得吃亏,让企业规范化、透明化。这样,也就让别人了解你,信赖你。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队伍。”

    天海成立最初,鲁广洲和同事们挤小屋、吃大锅饭、熬夜加班。职工们说:“当时我们都是一种献身的精神在做这件事情,我们想的是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创业是艰难的,但并没有吓倒天海人,鲁广洲从未想过会失败,他认为自己有技术、有专长、有专利,不怕别人模仿,这就是天海生存下来最大的本钱。

专业、专注、专心,是鲁广洲的人生信条。他认为要做一件事情就要花大力气去做好,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教师出身的鲁广洲,身上少有很多商人的气息,更多的是教师独有的魅力,也正是他身上独特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鲁广洲欣赏深圳华为集团的狼性精神,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中国的通信业巨头。狼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团结,鲁广洲希望做到的就是自己的团队有相当的战斗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吹雨打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

    天海在不断的壮大。公司的发展需要多方位的投入,鲁广洲告诉记者,现在茶园的地价格已经翻了一番,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新企业的发展必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力不从心,公司到海外融资是必然的。

鲁广洲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在为上市做准备了,他们首选考虑伦敦和新加坡,但时间未定。公司现在依然是创业初期的股份合作制,鲁广洲想引进新的股东壮大企业,实现资产整合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