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从“疯狂”到“理性” 成都楼市进入买方市场

日期: 2008-11-14
字体: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商品房起步不过10多年,成都房地产业完成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第一个抛物线。几年前,人们通宵排队买房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几年后,开发商和购房者长跑式的博弈仍在持续。

卖方时代奋不顾身追房子

回顾成都楼市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特征。1988-1992年,成都房地产完全是计划经济,从建房到买房都靠计划来调控;1992-1996年,房地产开始逐渐地摸索市场规律,开发商摸索该怎么建房子;1996年后,成都房地产开始得到良好发展,市场开始成熟;1998年到2000年,老百姓开始有意识地把手里的钱拿去买房,国家也鼓励消费,激活经济。

2001年到2006年,是成都楼市最好的年头,于庆荣就是在这个时候投资房产的。2005年,老于用3400元/平米的均价买了一套好望角的房子,一年多后转手,卖到了6600元/平米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这比上一年班赚的钱都多,那真是黄金年代啊。"老于说。

前几年,像老于这样的投资客很多,几套房子倒来倒去,资产很快就上百万、上千万了,那真是一个"牛市出富翁"的时代啊。

买方时代小心看紧钱袋子

为了调控房价,2006-2007年,国家一连几个"上勾拳、下勾拳、组合拳",打得开发商和投资客频频叫苦。"今年初我完全停止投资了,去年在金沙买的两套房子全部套起,卖不出去,即便我愿意卖,价格也和自己当时买的差不多,甚至更低。"于庆荣一脸无奈。

鑫苑置业(成都)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张帆说:"疯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调整期内,开发商注定要度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他分析说,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抛物线式的发展过程,在波谷当中,开发商要挑战的不仅是市场,还有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里,开发商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服务意识,相信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都是强者。"

来源:  天府早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