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楼市暖冬的关键是楼价

日期: 2008-11-24
字体:
    除了行政的力量导致的一次性释放内在需求(如房改)外,楼市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如影随行。当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两次的自我调整之后,也迎来了第三个调整期的到来。这个冬天与以往的冬天不一样的地方是,除了自身的“陆地”“下雪”外,与“陆地”接壤的“海洋”,也因为世界经济老大——美国发生80年一遇的金融海啸而“冰封”。楼市的“冬天”也就注定不可避免。

  然而,再寒冷的冬天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光,楼市照理应该也有自己的暖冬。本月15日,广州最便宜的限价房龙光峰景华庭三期以4000元/平方米的一口价开盘,现场上演一分钟卖一套房的火爆场景,375套限价房销售一空,由此来看,楼市暖冬的关键还在于价格。

  地产界似乎有买涨不买跌的共识。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从长期来看,只有相对于其收入的增长越来越便宜的东西,消费者才会多消费。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呢?这是由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所决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实现消费数量的增加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人们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更多了;二是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沿需求曲线的向右倾斜而增加。

  为什么短期有消费者“不买跌”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大宗消费品,同时也是投资品,购买频率低,购买决策难,短期内消费者的收入不会有较大的变化,消费相对理性和谨慎;二是住宅的消费曲线比较弯曲,有点像“L”形,有比较明显的拐点,价格下降到拐点之前,消费量没有明显变化,过了拐点,消费量就会大幅增加。龙光峰景华庭三期上演的一分钟卖一套房的火爆场景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这一个案印证了只要房价回落到中等消费者消费得起的水平,社会的刚性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因此,楼市的冬天究竟是暖冬还是寒冬,是地产商、政府、银行、媒体和消费者五方博弈的结果,出现暖日需要各方的努力:地产商的价格要降得干脆一些,政府的税收要少收一些,媒体的报道要客观、公正一些,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要健康一些。

  熊市偏价值,牛市偏题材,在目前的这一时期,价格因素的确比信心因素更能左右市场。

天极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