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中国房地产发展环境

日期: 2008-11-26
字体: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运行良好。

  初步核算,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

  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9月份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685亿元,同比增长19.4%。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246亿元,同比增长27.0%,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871亿元,增长27.6%(9月份增长29.0%),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375亿元,增长23.3%,加快2.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2.8%、30.2%和24.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21.7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7%、35.4%和29.5%,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国内市场销售增速继续加快,城乡消费均较快增长。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9月份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

  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加。前3季度,进出口总额19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0741亿美元,增长22.3%,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额8931亿美元,增长29.0%,加快9.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前3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4亿美元,增长39.9%,比上年同期加快29.0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增速回落,新增存款大幅增加。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6万亿元,增长9.4%,回落12.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1725亿元,增长9.3%,回落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6477亿元,比年初增加34803亿元,同比多增120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5494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01亿元,多增18113亿元。前三季度,货币净投放1350亿元,同比少投放608亿元。

  通胀压力减缓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放缓,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前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9月份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6.7%,农村上涨7.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7.3%,居住价格上涨7.0%,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前3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9%(9月份上涨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4%(9月份上涨14.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8.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幅下降

  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回落。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前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增幅减少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增幅减少3.7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由“双防”改为“一保一控”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方针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保一控”政策,体现了宏观调控思路的调整。

  货币政策开始放松

  2008年3季度,央行近6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近9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08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从9月16日起,下调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18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6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也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10月15日和10月30日,央行再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10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经调整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6.66%,存款准备金率为16%。

  银行规避开发风险

  8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严格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项目贷款管理,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土地储备贷款采取抵押方式的,应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贷款抵押率最高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

  政府出台救楼市政策

  部分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政策,中央政府救市

  9月9日,西安市政府出台文件,对个人购房者实施减税以及直接补贴,以鼓励个人购房;此前,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哈尔滨、厦门等地,也相应出台了一些鼓励购房的政策,如加大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整契税、甚至是开放户籍等政策,刺激当地楼市的发展。到10月初,包括上海、杭州等近20个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政策。

  10月下旬,财政部和央行宣布降低住房交易税率、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新浪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