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全国楼市开始复苏 杭州规划利好拉动销售上扬

日期: 2008-11-28
字体:

    “国十条”发布之后,深圳、上海、杭州、青岛、沈阳、苏州、宁波、长沙、合肥、贵阳、西安、海口、蚌埠、惠州、南充等全国数十城市楼市上周成交均出现强势反弹——

    2008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盘整:销售萎缩,价格下滑,观望气氛弥漫。而以4万亿拉动内需的“国十条”发布之后,不少省市纷纷行动起来,迅速出台了不同内容的落地举措,而各地低迷已久的楼市也随之一振,不少城市近一周来的成交数据已经率先感受到了复苏的暖意。

    据监测数据显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重大政策利好的鼓舞之下,上周(11月10日—11月16日),无论是环渤海和华南地区,还是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全国多个城市的成交都延续了前一周的大面积反弹趋势,其中深圳、上海、杭州、青岛、苏州、宁波、长沙、合肥、贵阳、西安、海口、蚌埠、惠州、南充等地的环比涨幅都很明显。

    深圳:创下三年内成交新高

    落地举措:

    11月12日,广东省省长宣布了“新十项工程”,表示集中在今、明两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拉动社会资金投入5000亿至10000亿元。“新十项工程”建设共安排222个项目,主要投向突出三个方面。在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计划投资1.26万亿元,加快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电源项目等建设。

    成交数据:

    11月10日—11月16日,深圳全市商品住宅共成交1585套,成交面积为136818平方米,环比上涨9.42%。其中11月15日更是实现了天量成交,共销售467套,为深圳今年内成交最高,同时也创下有据可查的三年内成交新高。

    《深圳特区报》地产部主编玄伟东

    楼市购买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国十条”出台以后,深圳也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从地铁建设、提高水质以及2010年将在深圳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等,都有一定的动作。从宏观到微观需要过程,深圳房管部门也征求过业内人士的意见,但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出台。

    今年深圳楼市遭受了很大打击,特别是房价下跌造成财富的缩水,使得投资者损失很大,让想买房的人也失去了信心。目前来看,“国十条”对股市提振作用明显,直接带动了钢材、水泥等行业,地产股在大势影响也稍有回暖。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4万亿投资拉动整体经济的回升后,普通百姓的财富增加,手中有了购买力,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将会更明显。

    上海:楼市释放积极信号

    落地举措:

    本月12日上海出台八条措施,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安居工程、医疗和教育资源的投入等都悉数列入。其中,虹桥机场扩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7号线等基础设施项目,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宝钢船板配套等产业项目均被提及。

    成交数据:

    利好出台对于低迷期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政策提振的作用,使市场信心得到恢复。从交易状况来看,11月10日—11月16日上海住宅成交量与上一周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市商品住宅共成交2492套,成交面积为255987平方米,环比上涨18.85%。

    《新民晚报》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张琦

    新政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

    面对房产市场交易量的逐步萎缩,中央与地方政府层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对于多空博弈僵持将近一年的上海楼市而言,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和重新聚集人气,引导市场真正的理性回归。

    整体而言,新政的推出对于目前市场局势的根本性改观都会大有裨益,而且这次的政策犹如一个重磅炸弹,对于恢复市场信心和刺激市场交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如何在加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同时,兼顾着商品房市场的健康理性发展,新政都给我们做出了相对明确的指引和方向。

    客观而言,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给我们发出了吹响楼市号角的积极信号,无外乎鼓励自住需求,抑制投资需求,打击投机炒作。当然,短期内不会对目前市场格局和变化趋势产生明显的利好表现,但是从中长期看,只要市场信心有了恢复,再配合政策周期性的利好释放,预计在明年一季度前后会对于提升市场成交量,加大交易活跃度,起到催化剂的助推作用。

    杭州:规划利好拉动销售上扬

    落地举措:

    杭州计划三年投资2000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40个,明年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元重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功能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培育、综合交通建设、新城区建设、生态市建设、休闲之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名城建设、民生保障“十大工程”。其中,投资349亿元的地铁一期工程,包括47.97公里的一号线、16.6公里的2号线以及部分4号线,投资34.5亿元的经济适用房项目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成交数据:

    上个双休日,杭州楼市有西城美墅、白马尊邸、西溪蝶园、阳光海岸四个楼盘推出600多套房源。大量超值价位的新楼盘的面市,使得上周楼市迎来了两个月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共成交486套,环比上涨47.37%。其中,阳光海岸推出的99套房源在开盘当天就销售一空。

    《杭州日报》房产采编部主任 许静凯

   性价比高的楼盘表现抢眼

    今年的楼市与往年完全不一样,前几年都是因为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带来了楼市的波动起伏,但今年不光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由于国内国外的整体经济形势都比较复杂,除了经济面和政策面的影响外,楼市也受到了周期性的影响。从杭州本地来看,因为去年透支得比较厉害,有些楼盘的价格上涨得确实有点疯狂,今年楼市的成交因此持续低迷。开发商要做好长期调整的准备,因为恢复购房者的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相对漫长的过程。

    杭州市政府前段时间已经出台了比较全面的救市政策,其中购房入户政策力度较大,对浙江其他城市的居民很有吸引力,二手房市场也利好较多,从商品房市场来看那些性价比较高的楼盘表现更加抢眼。在各地政府相继出台落实扩大内需的措施,特别是启动交通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工程后,对板块的拉动作用将会很明显,杭州最近热销的几个楼盘除了价格合理的因素外,就是得益于交通或规划利好。

    青岛:新政鼓舞入市信心

    落地举措:

    山东省推出24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亿元,其中关于民生方面的措施最为具体:到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累计达到10万户,在2008年—2010年每年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山东省首条城市轨道线路的青岛地铁,计划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4年建成,2015年一期工程(西镇至青岛北站)竣工后,市民有望坐上地铁。

    成交数据:

    各项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购房热情,楼盘现场人气和来电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交易方面也明显攀升。11月10日—11月16日,全市商品住宅共成交506套,成交面积为54183平方米,环比上升42.51%。

    《青岛日报》房产部主任王其涛

    政策利好推动销售

    继地铁一号线规划敲定之后,上周六青岛市又出台了支持市民购房的五条意见,包括公积金降低首付、调高额度以及个人购买超过两年的商品住房不负担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之多和力度之大都属首次。接二连三的政策利好对商品房销售会有带动作用,将给一部分长期观望的购房者入市信心,但作用不会立竿见影。

    今年以来,由于不确定房价是否到底,政策是否到底,不少市民在持币观望,虽然青岛今年的房价有一定松动,但降幅较大的只不过是四五个楼盘以及一些大户型,大多数开发商还是选择团购等方式。“国十条”中并没有对房价的引导政策,如果开发商能够调整自己的价格策略,那么对楼市的成交会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沈阳:25条政策活跃楼市

落地举措:

   11月10日,沈阳正式出台了25条活跃楼市的政策。11月12日,沈阳市政府决定明年之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增长20%以上,用于四项重点建设:一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加大重点产业投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是投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成交数据:

    暂无,成交数据官方每月度公布一次,11月的统计数据要到下月初。

    《辽沈晚报》房产部主任曲径

    明年春天会有更大增长

    面对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各项措施。在中央明确了要保增长的目标后,10日沈阳也正式出台了25条活跃楼市的政策,汇集了全国各地救市政策的精华。这些政策利好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反映了政府改变现状的决心。

    从沈阳本地的情况来看,与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略有不同,沈阳市购房者90%为自住,官方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10月全市的商品住宅销售同比只减少了7%,房价方面由于基本没有泡沫,下行的空间有限,因此新政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只是目前开发商和购房者还在等待地方上的细则进一步明确,加上气候寒冷的原因,暂时不会有新的销售高潮,预计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市场交易在明年春天会有更大增长。

来源: 扬子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