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8226;守法#8226;团结#8226;诚信 温州商人的精神符号
商帮扫描
他们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他们;哪
里没有市场,那里也会出现他们!
务实·守法·团结·诚信 温州商人的精神符号
文/章子樱
在重庆的浙商中,温州商人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劲旅。
两年前,当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将“中国鞋都”的匾牌授予重庆市璧山县时,我们都知道,这标志着浙江奥康集团投资十亿元、历经三年建设的“西部鞋都”实至名归了。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便是一位儒雅的温州商人。
重庆模具产业园、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的总经理江峰,同样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温州商人。江峰认为,经商如同做人,怎样做好子女?怎样做好下属?怎样当好领导?怎样做好朋友……都关乎忠孝仁义等做人的大义。在他那满溢书香的办公室里,显眼之处悬挂着一幅墨宝:“上善若水”,折射出了这位温州商人对传统文化的内心追求——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应该传承下去,成为儒商的文化基因。
精明干练并且拥有法学硕士学位的林肃,是欧亚投资公司董事长,又是奥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还是重庆市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是一位十分活跃的社会活动家。谈起温州商人的精神品质,他慷慨陈言,见解独特:“都说温州人吃苦耐劳。其实,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一般中国人都具备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说,温州人最讲法律,这也和犹太人有相同之处;由于讲法制,到某个地方就和当地人融为一体,扎下根,求发展。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将生意做大做强!”法学硕士出身的他,做事充满着法律意识。
温州人有一种“宁当鸡头,不做牛后”的气概——人人当老板,家家有项目,全民皆经商。并且,他们从不搞窝里斗,团队精神特别强。1987年,年过花甲的温州商人陈宜根独闯北京,做起了珍珠生意,在红桥农贸市场摆下了温州人在北京的第一个珍珠项链摊位。凭着诚信和热忱,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很快就搬家进了北京,同时,也将村里人和邻村人都带入了京城的珍珠市场。璀璨美丽的珍珠饰品,不仅成为北京女性的新宠,而且还被前来参观的国外政要所赏识,撒切尔夫人和克林顿都曾在红桥农贸市场购买过中国珍珠。短短几年下来,陈宜根本人赢得了“珍珠大王”的美誉,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他所带出来的一批徒弟也经商有成,有的还成了跨国公司的大老板,将珍珠生意做到了国外市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温州在浙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直到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之前,许多人连温州的地理位置都不清楚。若是论先天优势,不用和省会杭州相比,就算与绍兴、余杭、余姚、海宁这些城市相提并论,都还显得有点底气不足。但是,温州人是很有个性的,他们不认命,更不服输,他们坚信“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那里也会出现温州人。”时势造英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温州人依靠着优秀的精神品质,抓住这天赐的良机,创造出了的现代经商神话。
法国经济学家阿兰·佩雷菲德在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精神品质,在一个国家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敢于闯荡、四海为家的温州商人,靠着诚信务实、奉公守法的精神,走到哪里都能够交到朋友,播下希望,收获成功。阿兰·佩雷菲德的那句话,在温州商人们的身上,真是得到了很好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