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美国大片《玩具总动员》,好莱坞将孩子们的乐园搬上了国际舞台;《长江七号》上映,影片中的七仔玩具曾一度热销;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一经热播,借着人气,银幕上的胖熊猫“阿宝”也随之进入了卖场橱窗……
玩具市场 上映“亮剑”
文/唐炜
玩具的历史悠久,最初作用是伴随孩子娱乐,后来随着家长对孩子培养的重视,电子玩具趋向于智力化发展。比如“高科技益智玩具”,自诞生以来成为了家长偏爱的焦点。
高科技益智vs 市场质疑
玩具制造商们总是大力宣传自己生产的玩具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据统计,针对出生到3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电子益智玩具,其销售额上升了9%,达到近7亿英镑。英国去年有一款流行的玩具,名字叫“V微笑婴儿启智系统”。这个玩具的适用年龄是9个月到3岁。它可以接到电视上,有一个键盘。设计者宣称,它可以教孩子数字、形状、颜色和语言,售价29.99英镑。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把它定为“孩子梦寐以求的圣诞礼物”。
可是有些家长似乎并不买账,日前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那些所谓的“高科技益智玩具”,对于培养幼儿基本的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比传统的教育方法大。更多的时候,自诩为“益智玩具”的商品,只是从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口袋里,拿走了更多的钱而已。
目前的玩具市场种类繁多,父母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设计精巧的玩具。许多玩具在说明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那些玩具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极力推荐了玩具的重要性,似乎如果父母不给自己的孩子买那些玩具,他们的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据调查,甚至有针对9个月大的婴儿专门设计的益智玩具。但是更多的人却持这样的观点,这么昂贵的玩具,如电脑和手机,放在只有几岁的孩子那里,实在是过于奢侈和浪费。
为此,教育专家出面澄清,许多父母对所谓“新技术”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因为他们感到玩具商的广告在逼着他们购买它。普洛曼进一步指出:“孩子如果只是拥有这些玩具,我不认为会造成什么问题,但是说到学习基本的语言和数学技能,我不认为它们会比传统的教育方法更有效。”
教育专家指出,对于幼儿来说,电脑、数码照相机或是手机,不过是他们父母工作和休闲的一部分,这些高科技产品在孩子心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远远大于它们可能给孩子提供的不切实际的锻炼机会。这一点,也有统计为证: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父母都表示,他们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去公园,有的孩子甚至对所谓高科技玩具一点也不感兴趣。
电影市场---玩具又一突破口
电影玩具很早就有了, 随着今年春节期间《长江七号》上映时影片中的七仔玩具曾一度热销,,许多商场,包括小店也都出现了“七仔”的身影。今年《功夫熊猫》上映后,“阿宝”的身影也渐渐走进人们眼球,但玩具本身的质量、价格、款式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些能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还很难说。这也是“熊猫”还未得到畅销的因素之一。
记者发现,在一家小店内,28元的“阿宝”也同样摆放在最显眼的橱窗内,“25元拿一个吧,便宜卖了。”见记者拿起“阿宝”,店主说。记者发现,这些“阿宝”做工较为精细、采用超柔毛绒料制作而成,但款式较少,只有蹬腿一款造型。
一位正在选购的顾客告诉记者,他个人觉得价格有些偏贵,可供选择的款式也太少,另外,片中泰虎、螳螂、龟大师等角色都挺可爱,如果多几个角色的玩具供挑选就好了。很多人都表示表示,电影玩具挺可爱的,刚看完电影时特冲动也想有这么一个玩具,但现在卖这种玩具的店面比较少,玩具质量也不敢保证。
面对电影玩具的出现,各影院经理、负责人均表示:玩具可以带动影片关注度,是好事!
电影玩具市场和电影市场一样,需要整个大环境的适应和培育, 但是,它的困难点在于,门面租金、货架产品以及周转资金,这些下来都是笔不小的数目,消费者对玩具质量的要求会非常高,市场前景也很难预测
玩具与动漫:可否携手远行
在5月举行的第20届广州玩具展上,展会主办方举办的动漫形象授权洽谈会备受业界瞩目。会上,动漫企业纷纷展示精心设计的动漫形象,以吸引玩具企业眼球;会下,玩具企业把握良机积极寻觅合作伙伴。
一方是被誉为21世纪朝阳行业的动漫业,另一方是被称之为最具价值的动漫衍生品玩具,两者以何种方式联姻才能走得更远?对此专家有了新的论述。
“动漫产业跟玩具产业将进行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令我们感到十分鼓舞。”一位负责人这样表示,“我们推行 ‘品牌与产品植入’的创新合作模式。经过量身打造,将玩具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植入动画片内,并通过强有力的动画片发行渠道,实现相关品牌和产品的推广。”
就目前来说,中国的动漫行业虽然在阔步前进,并出现了“虹猫蓝兔”那样深入人心的形象,但还没有像“迪士尼”那样成功的产品。所以,当前动漫与玩具的合作还停留在深度合作的层面上,玩具企业可以选择一两家有发展潜力的动漫企业进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磨合、相互影响,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共赢的平台,一个多角色合作的合作模式。
链接>>>
专家:动漫业与玩具业合作模式有三
浅度合作。双方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的授权、生产、销售等方面。只是通过简单的嫁接,将动漫产品的形象运用到玩具产品上,贴上动漫形象,换个产品冠名就叫合作,当然这肯定少不了玩具企业给动漫企业一定的授权费用。
深度合作。双方的合作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合作体现到双方的各个方面,从前期的动漫情节创作、动漫形象的制作、拍摄技法、宣传诉求无不体现玩具企业产品的因素;另一方面,玩具企业也将动漫产品的形象,个性特征充分运用到产品开发、生产制作、渠道销售、宣传推广上。双方最大限度地追求双赢。
多角色合作。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动漫企业、玩具企业、宣传媒体、广告制作、渠道销售等各个方面的经济实体相互独立,又彼此合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其他关联企业,关联产品和服务提供方便。这一合作模式最突出的是“迪士尼”。迪士尼公司创造了各种惹人喜爱的动漫形象,然后和很多玩具企业进行合作,在合作媒体上进行动漫播放,形象推广,在合作销售渠道上进行销售……所有的企业都围绕“迪士尼”展开,所有的企业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