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消费者出现观望情绪,贵阳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贵阳一些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一线城市,贵阳房价虽未出现剧烈波动,但由于刚性开发成本上升,导致利润趋薄,房地产市场难以短期"回暖",形势不容乐观。
市场起步晚,价格下调空间不大
贵阳市房地产商会秘书长欧筑秋认为,贵阳作为"二线城市",楼市涨跌反应要比其他一线城市慢半拍。统计数据显示,贵阳房价上涨期出现得比较晚,总体大幅上涨是在2007年5月以后,当年7月起,房价呈爆发式上涨趋势,贵阳市两城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从6月份的3379元/平方米上涨为3704元/平方米,8月份更涨至4244元/平方米,10月份达到4344元/平方米。经过一番起落,2007年年终时房屋销售均价稳定在4183元/平方米,与2006年相比,每平方米房价上涨了1000多元。
进入2008年,贵阳市新开楼盘价格仍延续2007年的"高位运行",两城区房屋均价仍在4300元/平方米以上。但由于2007年9月底出台的央行二次房贷政策开始发挥效应,贵阳楼市成交量大幅下降,消费者开始出现观望情绪。
2008年1至5月,贵阳市共销售住宅2000多套,销售面积不到70万平方米,与2007年1至5月130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相比,下降了一半左右。此后,商品房销售量持续下降。据统计,至2008年第三季度,贵阳市房屋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
销量虽然下降,但贵阳两城区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较为平稳。从去年10月至今,商品房销售均价一直在4300元/平方米上下徘徊。今年11月份,排在贵阳市商品房销售榜前十位的楼盘,其合同均价多在4300元/平方米到4500元/平方米之间。
贵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峰说,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化特征,贵阳属于西部内陆城市,又是贵州唯一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很高,市场有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加之贵阳市房地产发展起步晚,房价基数较低,非理性泡沫较少。总体看来,贵阳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良性发展期,"在2007年的房价非理性上涨初露端倪时,贵阳受到的影响不大。而今年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和国际金融危机,却使得贵阳房开行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就已感受到寒意"。
开发成本上升,贵阳楼市已入微利时代
2008年,贵阳市楼市销售均价涨幅、涨速较为稳定。但贵阳的一些房开商却认为,开发的刚性成本上涨,导致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渐薄,贵阳房市已进入"微利时代"。
贵阳市中天城投集团董事长董平给记者算了一笔房屋开发的成本帐:人工成本在房地产开发中占建设成本的38%左右,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已上涨52%至57%。而建筑原材料也在普遍上涨,其中钢材6000元/吨,同比上涨40%,水泥500元/吨,同比上涨50%,加上其他建筑材料,商品房开发成本每平方米增加了1000余元。综合计算,楼盘开发的总成本已上涨了30%还多。
贵州宏立城房开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刘冲说,开发成本一直在增加,房价却一年都没有明显上涨,"房价不上涨,本身已是一种大跌"。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聂梅生认为,贵阳市房价在2007年整体上涨过快,实际上是透支了2008年的房价上涨空间。
贵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峰表示,2007年以前,贵阳的房价与GDP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是基本合理的。在经过了2007年短暂的非理性发展和今年的理性调整之后,现在开发商的利润普遍保持在12%到20%的合理区间,贵阳楼市已逐渐进入理性的微利时代。
新政之下,楼市回暖需三方共同努力
继11月5日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出台后,1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其中,放松二套房贷款、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实行减免政策、取消城市房地产税三大利好政策,给房地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而贵阳的开发商却普遍认为,新政虽然透露出利好信息,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楼市的回暖仍需观望。
成都远大集团贵阳公司总经理阮雷表示,中央三大政策的出台只是透露出了利好的信息。中央这几年的政策都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因时因地制宜空间,地方政府怎样出台配套政策,才是国家政策是否能在贵阳市落地的关键。
贵州永茂房开的营销策划顾问润彪则认为,政策的利好,敌不过消费者的观望心态。目前的情况是,消费者普遍认为,还会有更好政策在后面,房价还会降到更低。在这种心态之下,楼市何时才能"回暖",形势仍不容乐观。
郭峰说,楼市"回暖"需要当地政府、消费者和开发商的一致努力。现在政策环境业已缓和、刚性需求明显显现,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正是购房的最好时机,购房者可以在此时按实际需求,理性购房。同时,开发商也应该以真正的成本价多推特价房。在此基础上,配合国家的利好政策,方能让市场快速"回暖"。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