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房价最高跌幅达40%!"经历2007的疯狂过后,曾经风光一时的深圳楼市进入拐点并急转直下,量价齐跌,且跌幅屡创全国之最。与房价跌幅一起进入冰点的,还有众多购房者、投资者乃至开发商的信心。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深圳成为"楼市冰点"的代表城市,当无疑议。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2008年,对因改革而生的深圳而言,颇有些特别的意义。这个昔日的改革先行者,在与整个国家共同经历着大悲大喜、冷暖起落的同时,也在体味着历史风雨洗礼中的百般滋味。
2008年年中,全国首例断供案则让2008的深圳楼市又蒙上一层灰色的记忆;"舞王"的惊天大火令许多官员色变胆寒;10月,"怪叔叔"的一句"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令"猥亵门事件"震惊全国……这些无数单一的事件,交织成了深圳的城市年度浮世绘。
而这一地鸡毛中,分量最重的一根无疑是深圳楼市。在深圳当地媒体进行的"深圳2008影响民生的十大事件"评选中,"深圳新房价格继续探底,特区内量价齐跌"入围三甲,且遥遥领先。
早在2007年底2008年初,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发出预警,称中国房地产将进入"拐点",却招致地产同行们的一致讨伐。"昨天还赚着大钱呢,今天就拐点了?"开发商们不相信,投资、投机的炒家们也不相信。购房者们将信将疑,售楼处门前的长队不见了,成交量下滑了,人们开始观望了。
2008年春节后,当万科将深圳金域东郡以均价7500元/平方米开盘,比销售推广时公布的预定价格低2500元/平方米时,业界才发现,王石的预警并非故作姿态,而是动真格了。万科的首先降价终于引发了深圳楼市的降价风暴,并且让这股风暴席卷了全国。
2008年年中,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令深圳这个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更有些步履艰难。而股市的一路狂泻,财富泡沫的破灭更令人感觉恍若隔世。深圳楼市亦从"拐点"跌入"冰点",房价大幅下跌,市场无人接盘。在徐滇庆与牛刀的房价赌局的热闹背后,无论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都在遭受市场的无情杀戮。深圳人仿佛置身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香港,只不过,那时候的深圳还可以隔岸观火,而现在深圳则是痛彻肌肤。
"2007年买房难,2008年退房更难"是无数深圳房奴最近两年的真实写照。整个2008年,深圳楼市经历了一次次惊心的下挫,有数据称,楼市均价以36%的幅度暴跌,好似一头扎进深圳湾冰冷海水的猛牛。如果将2007年的疯涨算上的话,深圳楼市在整整两年里,带着各色人等体验了一回过山车般的晕眩。
一年多以前,速度至上的深圳还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疯狂地制造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是,房价的深度跌幅也让富人持续减少,更多的"负人"开始涌现。
在全国范围内,曾经领涨的深圳在2008年一路领跌,至今依然如此,没有人知道这辆过山车的终点在哪里,更没有人知道应该怎样下车,也没人愿意接过最后一棒。
此外,商品房市场的"冰点"则迅速冷冻了土地市场,一年中,深圳多数挂牌出让的土地以"习惯性流拍"收场。
同时,比楼市、土地的"冰点"更为可怕的是,房价的暴涨暴跌给深圳的开发商、投资者、购房者们所带来的信心上的"冰点"。2008年底,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相继出台,但收效甚微。经济危机下微妙的"信心冰点"对深圳城市发展的伤害也许更加严重。
巴菲特曾说,退潮时才能看得出谁在裸泳。而现在,裸泳的人已经站上了沙滩。严冬已然开始,何时才是回暖的春天?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正如在这个市场里,没人能说得清楼市为何会跌,也说不清之前楼市为何而涨。
"一切都将过去",这是智慧之王所罗门铭刻在戒指上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冰点"中的深圳楼市。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的发源地与布道者,深圳楼市的深度调整对中国房地产而言,依然有着典范和标杆意义。而要走出"冰点",深圳首先需要的就是迎接春天的信心。2009年寄语风雨带来的苦痛过后,更多留下的是不灭的激情。被联合国认定为"设计之都",是深圳在获准承办世界大运会之后的又一张国际名片;在深港大都会的宏大构架下,深港两地的全面融合之势已势不可挡;年终之时的一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帽子又给深圳注入了几许动力,几多激情。
虽身处"冰点",但梦想犹在,血仍未冷。2009年,我们相信,深圳激情不灭。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