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将呈四大发展趋势

日期: 2009-01-19
字体:

    “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新模式……在日前于青岛举行的2008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一大批先进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集中展示,为我国未来农业循环经济描绘出了四大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实现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将促进建立新型高效现代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应用前景广阔
    作为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化循环经济主题展会,本届博览会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通过展会平台,全面推广和应用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促进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深化了循环经济理念。
    所谓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即建一口沼气池,同时改造农村“厨房、厕所和栏圈”。生物质能作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博览会上,由青岛市专门搭建的农业循环经济展厅里,一座设施齐全的农村民居被“搬”进了展厅,“一池三改”户用沼气运用原理,通过实物与模型被逼真地展现出来。
    山东新能沼气研究所所长祁晓文介绍,改造后的农村厕所与沼气池相连,安装高压节水冲厕装置的厕所采用高压喷射原理,能在瞬间以少量的水将便池中的污物冲洗得干干净净。每次冲厕用水量约0.3-0.5升,只为传统冲厕用水的几十分之一,具有节水、卫生、环保等特点。
    同时,使用沼气热水器,农民可随时方便地洗上热水澡,避免了电热水器耗费电能;使用沼气的沼气灯发出的光亮相当于60瓦电灯泡,环保、节能、减排,一举多得。
    青岛市目前已推广建设了这种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万多户,年度总气量1200万立方米,年处理粪便污水50万吨,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
    目前我国正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8.8%,到2020年力争使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70%,基本普及农村沼气。
    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在本届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打造出生物质能源生态的新模式。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约6亿吨,但目前主要当作生火做饭的柴草被烧掉,不仅能源利用效率很低,而且产生大量烟雾,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
    秸秆气化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稻壳等各种可燃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产生的秸秆燃气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各个家庭。
    目前,青岛市已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14处,年供气量597万立方米,年利用农作物秸秆4000余吨,使2700户农民用上了清洁、干净、优质燃气。
    专家介绍,使用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后没有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高科技压缩固化成型技术让废弃秸秆可替代煤
    在当前煤炭储量有限、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寻找可替代煤的其他燃料能源迫在眉睫。在本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上,一种高科技的压缩固化成型技术,将废弃秸秆和杂草直接压成高密度的优质燃料木棒,取代了煤,实现了变废为宝。
    在我国广大农村,几乎每一个村庄都能看到废弃的成堆农作物秸秆和杂草,不仅杂乱不卫生、易失火,而且成为许多害虫寄居过冬的“温室”。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冬天还要花钱买煤回家取暖,增加了经济负担。
    从博览会上了解到,利用高科技压缩固化成型技术,秸秆压块成型设备所压制出的秸秆燃烧效率高、密度大,燃料密度为0.8,而热效率相当于80%的标准煤,从而可代替煤炭使用。
    同时,配套使用气化燃烧同体炉,每户一台同体气化炉配2-3组暖气片,还有与其相应的管子相连接,从而完成了做饭、烧热炕和带暖气片取暖的“一炉三用”功能。
    据专家介绍,废弃秸秆压块制成可替代煤的优质燃料,不仅节约大量煤炭资源,而且每户每年节支增效在500元以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打造新型高效现代农业
    在本届博览会农业循环经济展厅前,集“大棚-种植-养殖-沼气”为一体的能源生态模式沙盘,为人们展示出新型高效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种“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专家介绍,建设这样一座占地一亩的能源生态模式大棚投资约6万元,需建设一个10-15立方米沼气池以及配套设施等,可养殖生猪6头,年出栏12头,通过养猪、节约化肥、农药和提高产量等,年经济效益可达3.5万元。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多级利用,资源再利用化,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目前,青岛市已建成这种大棚1150座,面积68.50万平方米,所产生“三沼”(沼气、沼液、沼渣)进行综合利用,年可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390万公斤。

中国信息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