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种上涨很有可能成为近期粮食消费市场波动的主流。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2月8日相比,受国内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影响,国内部分地区粮食价格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上涨行情。
记者走访辽宁几大粮食主产区及部分零售市场了解到,受到上游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影响,大米、面粉等部分粮食产品价格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保持上涨态势,不过上涨幅度或小于往年。
国内部分地区粮价上涨
记者走访沈阳零售市场了解到,部分品牌的10kg规格面粉已经由春节前的30元涨至目前的32元,涨幅近7%。对于此次涨价的原因,销售人员介绍主要是来自进货价格成本上涨所致。“南方的小麦收购价格已经涨起来了,我们这里面粉提价是迟早的事。”一位粮油经销商预测。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日,山东淄博、辽宁铁岭、江苏连云港(5.42,0.00,0.00%)、甘肃兰州和吉林长春的粳米,辽宁铁岭、江苏连云港、河南平顶山和广东汕头的富强粉,江苏连云港、吉林长春和山西临汾标准粉价格均上涨,涨幅在3.0%-21.0%之间。据各地采集员反映,进价上涨是此次粮食价格出现上涨的原因。
不过沈阳价格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市几大农贸市场的大米和精粉已经有1个多月维持在3.2元/kg、3.02元/kg的水平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价格波动。
为此,昨日记者致电铁岭兴隆大家庭,食品商场负责粮油采购的孙宏峰经理介绍,由于春节前铁岭零售市场面粉的价格每斤已经上涨了0.1元,因此近段时期商场方面并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大米的市场售价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有几分钱的调整,不过两个月前,大米的进货价格已经由原来的1.35元/斤上涨到了1.4元/斤。“目前上游采购价格上涨的消息已经听说了,之所以出售价格没有出现上涨主要是因为,在春节期间无论是商家还是供货商都要大批量囤货,年后还有不少库存没有消化掉。”孙宏峰说,库存清理后价格就会根据进货价格进行调整,价格是否变化或许要等到一个月后见分晓。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