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张小姐终于把困扰她半年的房子卖了出去,这让她很是松了一口气。
此前的半年时间,这套位于北京朝阳区动力街区小区的房子曾经长时间无人问津。当时,全国楼市均陷入低迷状态,观望气氛浓厚,一线城市房屋成交量进入低谷。
买与卖中维持平衡
张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2008年6月,她第一次把房子挂在网上卖,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只有两个人来看房,其中一人给出1万元/平方米的购买价。
“与2004年我买房时的每平方米4300元价格相比,即便每平方米1万元,也能赚不少,但是毕竟要卖掉北京的房子再去杭州买一套,这套价格卖低了再买别的房子就亏了。”对于张小姐这样的非炒房客来说,他们需要在买与卖的价格中维持一定的平衡。
2009年春节,张小姐突然发现浙江杭州的房价与半年前相比已经有明显下降,决定主动降低北京房子的报价;而吴先生也决定不再观望,重新开始看房。
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让步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张小姐的这套曾经无人问津的房子马上就卖了出去,而吴先生也看到心仪的房子,在等待出手的时机。
“当时我们的底价是每平方米9000元,但是对外报价9280元,担心房子不好卖,差点就让到底价,幸亏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中介带人来看房,告诉我们可以卖每平方米9300元。”张小姐说,这个被同行称为搅局者的中介让她坚定了不让价的信心,上周末,她拿到了买房人支付的定金。
表面看来,二手房市场似乎已成为此次政府救市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随着存量房贷款7折的尘埃落定,包括营业税减免等全部政策在内的市场效应,1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首次超过新房。春节过后,北京二手房交易量持续放量,节节走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2月成交量可望接近8000套,并连续两月超过新房交易量。
新房价格坚挺少人问
并非所有的房主都选择降价出售,记者在跟随吴先生看房的过程中发现,依然有许多房主选择报高价,但是这些房子显然不是二手房成交的主力,多数均遭遇市场冷落。
仿佛是受到二手房成交量大涨刺激,一些新房项目也忍不住扛起降价大旗,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动力街区附近采访时发现,周边一些老项目后期采取低价出售的方式招揽客户。
紧邻动力街区的北京新天地小区,四期35号、38号楼现房销售,2009年2月14日二次开盘销售,开盘均价1万元/平方米。开盘期间95折优惠,再加上其他折扣,折后单价仅9300元/平方米,与最高价时相比,每平方米降幅高达3500元/平方米。
为什么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依旧低迷,而二手房却异军突起?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部高级分析师孟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手房与新房的市场表现不同是正常现象。首先,二手房成交量暴增,是政策效应的体现,譬如近期成交的绝大多数二手房,是免交营业税的。其次,新房降价总是遮遮掩掩,幅度较小,而二手房往往一次到位。再次,住房市场里的刚性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他们受阻于新房,就会转而选择二手房,而所谓二手房,已与以前的旧房、公房概念不太相同了,很多是次新房,甚至是原房主前两年购买但从未入住过的。
经过2007年底以来的调整,二手房市场更健康,具备成交量更快增长的条件。未来3年内,北京城区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也一定会转到以二手房(存量房)为主体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