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深圳楼市:暖春能持续多久?

日期: 2009-03-09
字体:

销售量大幅上涨,深圳楼市的购买力仿佛在一夜间苏醒。

●开发商提价、业主反价与置业者哄抢,不折不扣的暖春正向楼市袭来。

●产品界线进一步划分:前期探底楼盘提价销售,而有中高档豪宅自降身价,两者成交都不俗。

●刚性需求释放与投资抬头,两种需求让暖春不期而至。专家提醒开发商:市场大势依然未变,抓紧出货还是关键。

话题缘起

雾里看花的楼市

最近的深圳楼市愈发让人读不懂。根据世联的数据,上周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1811套,与前周相比再次有大幅上涨,环比上升29.6%;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上周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共成交1811套,环比上升15.4%。销售量大幅上涨,深圳楼市的购买力仿佛在一夜间苏醒。

与此同时是深圳房价的上浮,按照世联的统计,上周成交均价为11221元/平方米,较前周有小幅回升,环比上升4.0%。这一比例仅仅是全局来看,实际上就个盘来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涨了10%以上的不在少数。

更令人纳闷的是置业者涌现出来的巨大热情,继金域华府后又有楼盘提价,却依然遭排队哄抢,一样是龙坂片区,同样是针对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用家的入门级产品。而在三级市场,业主反价开始"蔓延",尽管反价后成交寥寥,但是价格信心早已今非昔比。

开发商提价、业主反价与置业者哄抢,不折不扣的暖春正向楼市袭来。然而沐浴在"春风"的同时不禁要打个冷颤,暖春能持续多久?倒春寒还会来吗?尽管暖意十足,眼下的深圳楼市总叫人不踏实。

市场透视:

深锐观察:

涨价降价都热销

热销,眼下楼市最新的话题,春风忽至一扫去年的颓势。"去年不好卖的今年都好卖了",世联地产一位高管这样形容。2月份的热销名单中不乏去年的滞销者,尽管营销策略变了,价格也调整了,但是产品自身并没有太多变化。半年时间,市场表现大相径庭。

在2月份的热销名单中,不仅有降价者更有涨价者。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统计,2009年2月全市共成交新房48.8万平方米,合计5275套,日均成交188套,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宝安、龙岗、南山三大区域,其中万科金域华府以428套的数量夺冠,金泓凯旋城、诺德假日花园、公园大地和深业新岸线紧随其后。除了万科金域华府提价热销外,实际上上述楼盘也在原有价格上"坚挺"了一把,或微涨价格,或取消年前优惠。有涨价好卖的,也不乏降价热销的。之前深圳湾某滨海物业开盘,打出了1.6万元/平方米的震撼价,成交同样火爆。

"去年跌的厉害的区域,年后反弹都很强烈",上述这位业内人士这样看待当前市场价格。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目前宝安中心区和龙华片区的楼盘提价最为普遍,年前9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楼盘基本卖到了1万元/平方米以上,涨幅超过了10%。而去年这两个区域房价同样是跌幅最大的。

触底反弹,置业者眼下涌现的置业热情,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市场现象。

深锐观察:

乘春风出货为先

不仅是自住客,投资客也来了,中原地产总经理李耀智给出的投资客比例是10%。而在一个月前,这一比例很可能是零。数据尽管不高,然而结合当前市场情形,短时间内滋生如此多的投资群体,也足以惊人。

"部分区域的确触底了。"戴德梁行一位分析人士称,置业者的大量入市表示对该区域价格已经完全接受,而投资客的嗅觉更加灵敏。事实上宝安中心区和龙坂片区规划起点和居住氛围的优势正在显现,而该片区的产品又多针对首次置业和改善型购房,因此置业者的信心率先在这里恢复。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去年同为"重灾区"的龙岗,年后依然起色不大。

事实上,不少开发商对年后的回暖依然保持谨慎,坦言"提价销售这样的策略不是每个楼盘都适合",今年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存货销售,都不容乐观。这样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有数据显示,1998~2008年的十年间,全国范围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面积达到31.3亿平方米,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土地开发量则仅为19.4亿平方米,占购置总量的62%,仍有近40%的土地滞压于发展商手中,以期规避未来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风险;而具体到深圳,中原统计的数据是存量加上新增供应量全年可售住宅面积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

有开发商透露,争取时间出货依然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出货不畅,现金运转就难。"对于开发商而言,硕大的存量与现房就如庞大的"包袱",不得不卸。

观点解读:

守理性暖意更久

建议开发商控制价格。据记者了解,目前楼市主流品牌代理公司都开始采取这样的方法维系市场理性,"盲目上涨,对楼市不利。"如果说市场回暖已经印证市场信心初步恢复的话,那么业内观点普遍认为,刚刚"发芽"的市场信心更需要各方的呵护,提价热销只能说明置业者对区域和产品的深度认可,并不能就此判断牛市重新到来。

在眼下的市场中,恪守理性的含义有很多,专家建议:首先是开发商务必有清醒的头脑,追求成交量的最大化而不是利润的高企;置业者此时的盲目入市也带有一定风险性,需知市场刚刚回暖,承受能力依旧有限。

实际上目前入市新盘仅仅是全年新货的"冰山一角",4、5月份才是新盘发力的主要时段,大批供应的集中入市,一方面是开发商的竞争升级,一方面也足以分散自住客的需求。"如果提价成风,接下来的市场格局可能会突然扭转",世联地产副总经理朱敏坦言,如果市场各方不恪守理性,楼市重新跌入低谷可能重演。

来源:深圳商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