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璧山县创新河段管理机制璧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日期:2010-05-13
位于璧山县境内的璧南河全长73公里,治理前,上游有34家造纸、电镀、制革、印染、炼油、涉水废旧塑料加工等排污量大、污染严重、违法违规的排污企业,河流两岸200米范围内有211户畜禽养殖场、15家屠宰场和多处未达标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排放点,水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璧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建设“重庆绿岛新区”,璧山县从2009年12月起,举全县之力,全面启动璧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并建立河段分段负责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铁腕治污。一是建立“河段长、河段督导长、河段义务监督员”制度,分段落实整治责任。璧山县将璧南河主支河道划分为68个河段,实施分段监测管理,全县34名县级领导担任河段督导长,68个县级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段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担任河段义务监督员。各责任河段的治理工作由河段督导长与河段长负总责,河段督导长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督促检查,河段长所在单位负责牵头制定本河段治理方案,组织协调执法部门对责任河段污染源进行了查处、整治。所涉街道、乡镇对辖区内治理工作负总责,并与河段长责任目标捆绑纳入领导干部履职考核范畴。二是实行信息公开通报制度。全面公开综合整治进展信息,每月定期在县内各大媒体、公共区域显示屏等公开发布68个河段水质监测数据、每周重点污染源推进情况、各河段长治污任务完成情况督查通报等。三是推动经济转型,掀起绿色新政。按照《璧山县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产业,不再引进、审批、建设造纸、电镀、制革、印染、炼油等重污染企业,杜绝在禁养区内发展畜禽养殖业,引进规模大、污染小、能耗低的企业入驻璧山,重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璧山县通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执法和强大的政策宣传、思想教育,截至目前,璧南河流域重点污染企业已关闭13家,另有7家作出书面承诺按期自行关闭;40家重点畜禽养殖场已依法取缔或自行停止饲养,同时启动对县内4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的司法处理程序。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璧南河重点工业污染源和重点畜禽养殖场的关停、取缔工作,完成屠宰场和餐饮、洗车、农(集)贸市场等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达标工作,力争在两年内使璧南河水质基本达标(由劣Ⅵ类水质改善达到Ⅲ类或Ⅳ类水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