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需要远见。一个没有远见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每个城市都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城市,关键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嘉峪关从一个风吹石头跑、遍地不见草的戈壁大漠,通过保护性开发改造,现已荣获国际旅游名城、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国家环保模范城等众多殊荣。其成功就在于政府和企业对城建项目长远的谋划、精心的策划、细致的规划和缜密的计划。事实证明,城市的发展需要远见卓识,需要切合实际的战略抉择。为勾画城市发展蓝图,嘉峪关从市情出发,结合自身核心竞争力,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发挥长处,弥补短板,打造生态宜居城。今天的嘉峪关正是沿着这一轨迹不断前行。
城市远见需要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体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嘉峪关表现出对文化的极大青睐和关注,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培育,已不是单一的文化命题,而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凝聚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气质。历史文化、大漠文化、水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均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雄关之光、钢城创业纪念碑、雄关广场、东湖、嘉峪关长城、魏晋墓地下画廊,一系列承载现代和传统的文化设施形成了嘉峪关独具个性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和感受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需要产业再造。城市文化不仅需要发掘保护,更需要产业再造。如以嘉峪关长城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拓展模式,以敦煌沙洲、影视城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以敦煌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遗存激活模式,以阳关为代表的文化古镇复兴模式。实质就是完整实现形态、文态和业态的“三态合一”,让文态、形态承载文化遗产的精神灵魂和整体景观,让业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遗产情韵植入现代生活的消费内容。不仅使嘉峪关、敦煌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产业再造中最大限度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也令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进一步被认同、提升和传承。嘉峪关、敦煌通过“文化遗产当代产业再造”,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一夜之间由沙漠孤城变身世界旅游目的地。
启示:重庆城市发展“十年决定百年”。未来十年是重庆城市发展的关键之期,建议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关乎城市前途,肩负中央厚望和承载大城崛起之梦的重庆,更加需要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找准重庆的发展定位。二是倾力打造城市形象。形象带来生产力,转型中的重庆抓住旧城更新和新城隆起的机遇,打造系列地标建筑,增加一批城市景观,提升市民素养,拓展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品位。三是做好文化保护与产业再造。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一些城市通过流水线作业,大多丧失了个性和特色,读不到城市的记忆。重庆要打造一批张扬重庆形象的载体和城市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