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广东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日期: 2012-10-10
字体:
编者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各级政府向社会管理和服务型政府转报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公民基本权利、扩展人的生存发展能力的需要。广东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其主要情况摘要如下,供工作参考。

2009年12月,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陆续建立多项工作制度推动落实。2009年—2011年,广东省财政民生投入累计约9845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57.1%提升至63%,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遍覆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基本公共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2011年的89.37%,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比例为49:51,在校生规模全国第一。
二是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城域网覆盖省、市、县(区)、街(乡镇)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011年,培训农村劳动力85.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3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7.1万人。
三是全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人群由最初的城镇职工逐步乡农村居民、城镇非就业居民扩展。至2011年底,全省城镇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360万人。
四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城乡低保制度在普遍施行的基础上,开始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2011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已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五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1年,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以上,统筹区域内住院政策补偿比例达到68%,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0万元。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六是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已建立。2011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3万套,新竣工11.35万套。七是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本实现免费开放。八是公交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进,包括乡镇(农村)客运的公共交通基本网络初步形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