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新疆借“对口援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日期: 2011-10-11
字体:

2010年中央确定19省市对口援疆以来,新疆紧扣“产业援疆”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去年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达1300亿元和2.4亿美元,分别增长30%和11.3%,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累计达292家。预计今年实际利用内外资可分别超过1600亿元和3亿美元。
紧扣国家战略。抓住国家向西开放、“上合组织”国际合作等战略契机,加快推进“四大基地(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和储备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一个通道(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喀什、霍尔果斯)”建设。兰新高铁等11条铁路在建,2020年将形成区内4个环线、向东4条和向西4条出疆(出境)通道的铁路干线网络,红其拉甫等6个对外铁路口岸。喀什、霍尔果斯国家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7月正式通关,近期国家还将针对两个开发区出台支持政策。“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盛会签约内资项目178个、总投资1851亿元。
构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49家国家和省级园区,打造产业承接载体。联合国家工信部成功举办“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引进项目200个、签约总额5812亿元。与30多个国家部委、浙、川等省及国内大企业在多个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沪、浙、粤、鲁、冀、辽等省市与受援地产业合作项目均超百亿元,阿克苏浙江工业园、疏勒齐鲁工业园等一批以援疆省市命名的工业园区初具雏形。天津在和田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生产菌类产品超过10吨。哈尔滨经开区、大庆高新区等与阿勒泰共建园区,开展哈萨克医药研发、冷水鱼养殖等。江苏组织“百企百亿”产业援疆活动,徐矿、徐工等国企签约投资超400亿元。广东依托广交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平台帮助喀什招商引资。上海推动浦发银行成立喀什分行,浙江金融企业与阿克苏签订金融授信400亿元,北京与和田共设产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
引进大项目。围绕煤炭、石化、钢铁、纺织、电力、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构建产业集群。石化,推动克拉玛依、米东、库车及独奎等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引进昆仑轮胎100万条/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华泰重化工等企业围绕独山子千万吨大炼油、百万吨大芳烃项目发展通用工程塑料及化纤、纺织产业集群。煤化工,兖矿集团新疆精细化工园生产基地总投资200亿元,一期60万吨醇氨联产项目是新疆首套标准煤化工装置,将于年内投产;国投伊犁煤化工公司计划总投资500亿元建设12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建设1000万吨/年的4座煤矿项目;中电投、华电、徐矿新疆公司、哈密紫光矿业等17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将在“十二五”开工建设。建材,宝钢集团南疆钒钛矿产资源基地深入建设,山东钢铁集团喀什投资73亿元的300万吨/年钢材、山水集团喀什600万吨/年水泥、西部水泥和田450万吨/年水泥及制品等项目开工。纺织,阿克苏、石河子、喀什、呼图壁等纺织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引进浙江洁丽雅集团喀什投资35亿元建设生产研发基地、广东广新外贸集团20万锭/年棉纱等项目。农副食品加工,围绕南疆特色林果精深加工建设的喀什寿光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将建成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生产加工基地。
实行优惠政策。成功争取国家支持新疆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如对在疆和周边地区有市场需求的行业放宽准入限制,由新疆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或备案即可,此项政策已推动新疆一批投资百亿以上项目在上半年顺利开工。对在疆困难地区新办鼓励类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对口援建产业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土地资源配置、环境准入、安排配套资金、办理项目前期手续“四优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