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四川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大力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日期: 2014-11-24
字体: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67号),要求省内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科学谋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腹地和重要增长极、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依托、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战略前沿和生态屏障。其中,对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探索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成熟经验,积极开展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适时将四川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纳入实施范围。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中法成都生态园等各类国别产业园区。
二是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核心腹地。依托孟中印缅、中老泰和中越国际大通道,形成四川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捷径。积极对接南向国际经济走廊沿线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拓展与东盟、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外经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
三是构建连接两大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发挥成都战略支点作用和全球最佳商务城市开放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落户四川。发挥四川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作用,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融入亚太经济圈,向西通过欧亚大陆桥加强与中亚、西亚及欧洲国家的合作。深挖川俄合作潜力,力争在对俄经贸、投资和人文合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争取更多国家到川设立领事馆。抓住成都承办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机遇,争取吸引更多国际航企开航成都。提升“蓉新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着力解决双向运输不平衡问题。争办更多的国际会议,逐步形成国际会议城市。
四是打造升级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继续做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加强成都、重庆综合保税区联动。积极推动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发挥作用,做好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德阳综合保税区获批,加大青白江铁路口岸、宜宾港两家保税物流中心的设立申报力度。争取将有条件的铁路、内河港口和机场规划建设成为国家开放口岸。努力推进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化、整合。积极与沿边省份合作共同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边境旅游合作区。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抱团到境外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农业合作区,提升四川省“走出去”的综合实力。
五是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实施通关无纸化改革,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动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积极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大力推动保税加工、物流和服务发展,推动建设保税物流分拨、检测维修、展示销售、研发、结算等中心。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
六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带分工协作。主动参与沿江地区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发展平台。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加强与上游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及周边省市经贸合作,发挥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平台作用,推进产业分工合作。深化川渝合作,加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促进城市间的资源整合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