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2006年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呈现九大亮点

日期:2007-01-12
2006年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呈现九大亮点

2006年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呈现九大亮点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中心任务,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大力实施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战略,促进了农畜产品增产、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九大亮点。

  亮点一:农牧业生产再创新纪录。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34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内蒙古粮食产量首次连续3年持续增长的局面。粮食单产预计达到每亩520斤,再创历史新高。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051.47万头(只),再创历史新高。主要畜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肉类产量达到260万吨以上,牛奶产量达到800万吨。

  亮点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预计年末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819家,同比增加278家;实现销售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29.6%;完成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40%。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得到现金收入达到1170元,同比增长16.5%。

  亮点三: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预计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50%,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达到52.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预计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5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亮点四: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亮点五: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草原建设总规模预计达到1亿亩,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亮点六: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亮点七:农牧民收入得到新提高。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39元,较上年增加11.9%,人均增收350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661.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9.3%,同比增长9.3%;报酬性收入588.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7.6%,同比增长18.9%;转移性收入92.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8%,同比增长48.1%。

  亮点八:农垦、农机、渔业实现新发展。农垦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预计总产值达到38.2亿元,同比增长14.8%。农机装备水平和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7%,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渔业生产稳步增长,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6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

  亮点九: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特征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内蒙古共选定了100个建设试点,其中示范点12个,联系点88个,基本覆盖了以农牧业为主的旗县区和农垦企业。此外,内蒙古还选择了牧区、农区、城镇郊区3个不同类型的村(嘎查),申报了农业部省部共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其中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巴音图嘎嘎查被列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牧区试点。

  来源:内蒙古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