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从六个方面深化国企改革发展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万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市国资委研究工作时,对未来5年全市国资监管工作提出新要求。他强调,全市国有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在重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中作出应有的贡献,着力在继续改善国资结构布局和效益、加快转化监管体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六个方面深化改革发展。
继续改善国资结构布局和效益
黄奇帆说,市国资委成立5年来,重庆国企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大,资产结构布局和效益不断改善,我市国有资产总量由1700多亿元增加到了5700多亿元,形成“四三三”格局—40%在基础设施领域,30%在金融领域,30%在工商产业领域。建设性企业集团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工商产业企业扭亏为盈,在工业化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金融企业板块在全市金融高地的崛起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保持国企的快速发展势头?黄奇帆要求继续改善国资结构布局和效益,力争2012年国有资产总额达到1万亿元,净资产3500亿元,实现利润350亿元。他表示,到1万亿元时,“四三三”格局将发生改变,结构布局将更加优化—40%在金融领域、30%在基础设施领域、30%在工商产业领域。
加快转变监管体制
“要让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化监管体制。要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工作,实现由国资委封闭系统监管向资本市场开放体系监管的逐步转化,不断完善保障国企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黄奇帆认为:“只有当我们把企业转换为上市公司的时候,才真正把国资委的主观管理转换为客观的市场管理。”目前市国资委已有两个十大集团上市的目标,第一个十大集团上市的工作已于去年启动,进展顺利。今年将尽快启动第二批十大集团上市的工作。预计2010年有20个集团上市。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真正的巨无霸总是通过资本运作把人家的存量吸收进来。”黄奇帆强调,“优秀的国有企业都在思考怎么走出去,我们也应对自己的企业敲响警钟。”他要求国有企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通过转让存量资产引进外资、引进战略投资方或对外投资等多种形式合资合作。
他认为,广义的对外开放不仅是招商的概念,而应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增量和别人合资、转让存量吸引更好的战略投资者、收购兼并和生产经营“两条腿”走路、海外收购兼并、与私募基金合作等。他透露,重庆今年争取进出口贸易达到100亿美元,国企所占的比重应该高一些。
优化配置盘活存量
“谁不能做到资源优化配置,谁就丧失了主动权。”黄奇帆要求认真清理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将闲置资产转化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国资委要解决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惠政策,提高管理效率,尽量为国企“松绑”。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核心主业的增量投入,加快主业发展。”黄奇帆要求,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各企业集团在相关行业崭露头角,形成品牌效应,发挥骨干作用。
他说,预计今后5年全市约有2万亿元的投资,国有企业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国有企业要利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芯片、软件、信息家电、新兴装备制造、新兴材料和新兴汽车九大工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机遇,在这些领域有大作为。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
黄奇帆要求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和人才储备机制,营造干部成长的有利环境,加大优秀企业家的培养和宣传力度。调整监事会管理机制,建立监事长制度。
来源: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