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创新板块”优势凸显 企业装备水平提升

甘肃:“创新板块”优势凸显 企业装备水平提升
五年共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兰州石化、金川公司、酒钢、兰铝等企业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重点企业装备水平提升,效益持续增加
“兰石的直升机吊装钻机制造,方大炭素的长寿高炉炭砖,兰州电机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金川公司的铜冶炼,酒钢制造的含镍含铬不锈钢,2007年这五项技术创新成果取得了在全国甚至世界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日前,长期主抓甘肃工业的原副省长杨志明,在调任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前夕,曾伸出手掌掰着手指,骄傲地细数2007年甘肃工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成就。
事实上,最近几年来正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创新板块”的一批甘肃企业,已经逐步摆脱资源依赖,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其中,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有色、化工等优势领域的新材料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物制药及中(藏)药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07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称:五年共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兰州石化、金川公司、酒钢、兰铝等企业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重点企业装备水平提升,效益持续增加。从以大为强走向以优为强
甘肃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经济发展曾长期相对滞后。特别是经过多年非可持续发展的大规模开发,曾以“资源大省”自诩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甘肃清醒地认识到,原本依靠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不仅技术落后,而且由于可利用资源趋于枯竭,老工业基地的后续改造与发展成了最为棘手的问题,白银、金昌、嘉峪关、玉门等靠开发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和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此,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甘肃的必然选择。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生产的羰基镍丸,打破了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羰化冶金这一世界先进技术;兰州石化通过自主创新成为拥有炼油化工催化剂尖端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把部分国外催化剂“挤出”了中国市场;德国的西格里和美国的尤卡是世界炭素行业的两巨头,曾控制着长寿高炉炭砖和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核心技术,也垄断着全球市场,不能自主生产意味着我国钢铁行业必须受制于人,这两项产品去年双双在方大炭素试用成功,标志着在这一领域的“中国制造”也进入了世界前沿……最近3年来,类似这样“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消息不断传出,令甘肃的企业界为之振奋。
“以大为强不算强,以优为强才是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高端产品的比重,不断推进企业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效益,甘肃省内的一批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保持在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小企业争做“隐形冠军”
与一批大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相比,甘肃的一批中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瞄准国际、国内的尖端项目,争做“隐形冠军”。
天水长城开关厂精于电器开关领域的技术创新,瞄准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同类产品,在全国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了多项第一,成为全国输变电行业和甘肃省机械工业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化企业。
类似的“隐形冠军”在天水还有很多。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精密轧辊磨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风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凿岩机连续三年在同行业中销量第一,海林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轴承行业中名列第六位,华天电子集团是我国集成电路封装的第三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天水制造”紧抓科技创新形成了突出的品牌效应。
在兰州,兰州轻工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却专精于肥皂机械设备,其“兰轻”牌制皂设备被誉为中国制皂业机械的第一品牌,占据全国制皂设备的半壁江山,是宝洁、立白、纳爱斯等国内制皂龙头企业的主要设备提供商;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国真空、压力容器和真空镀膜设备的技术领先者,产品占据国内同类市场的85%,其中真空磁控溅射连续镀镍设备,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二家研制出该设备的企业;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厂专攻舞台机械设备开发、研制,生产的“齿轮式小转台”、“自行走式机械平台”等数十个舞台工程成套设备代表了国内舞台机械的最高水平,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舞台机械设计制造中心。
这些“隐形冠军”的共同特点是,避开同行业低水平、低附加值的竞争局面,积极从高起点调整产品结构,研发独创产品,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在同行业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精英云集的企业创新平台
在金川公司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来汇集众多国内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开展了共336项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76项,1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以上的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先后与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冶金建筑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企校合作关系。目前,金川公司形成了高氧化镁镍精矿闪速熔炼技术、非金属化高镍硫加压浸出技术、全氯化介质高等级电积钴生产技术、羰化冶金生产技术、红土矿提取冶金技术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
除金川公司外,在甘肃还有酒钢集团、天水星火机床、兰州生物制药、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奇正藏药等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8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这些企业诞生的研发成果及应用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其中,一批重大装备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已有不少产品替代进口,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
2007年,甘肃全省重点组织实施的大型绿色镀膜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60个装备制造创新项目,总投资近29.5亿元,完成后新增销售收入80.8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目前,省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070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60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0人。
“十五期间”甘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经费累计达到了72.66亿元,完成科技开发项目2651项。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科技活动经费支持均超过了10亿元。
甘肃省科技厅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正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和行政等政策手段,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大力扶持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