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贵州23个经济强县GDP占全省63%

日期:2008-07-09

  我省认真实施经济强县建设战略,去年23个经济强县生产总值达1710亿元,占全省的63.1%;人均生产总值1.344万元,高于全省人均的96%,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199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经济强县建设战略,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这一战略,2003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强县建设的意见》,省建强办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建强”的具体措施,并得到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单位的积极配合。目前为止,省级已贴息约5亿元支持各经济强县加快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省委组织部组织建强县252名干部到中央有关部委、省直机关挂职锻炼,为经济强县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省发改委安排2亿多元支持建强县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亿元支持经济强县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47个。省经贸委对建强县企业用煤用电、铁路运输等给予重点支持,贴息贷款、技改资金也向建强县倾斜,促进了建强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省财政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用于经济强县财源建设,仅2007年就兑现贴息补助资金4600万元,兑现23个建强县的财源建设和“两保一挂”等决算奖励资金2492万元。

  各市(州、地)也给予建强县有力的指导和扶持。贵阳市深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使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的良好态势。遵义市积极探索并实施“县镇联动、立体推进”、“镇村互动、项目推动”的建强工作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安顺市采取对建强县每年给予300万元奖励等激励措施,调动各级各部门合力支持“建强”工作。

  与此同时,各建强县抢抓机遇,积极将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岩区大胆突破体制障碍,化解消极因素,使全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盘县大力引进优强企业,加强与四川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各项经济社会指标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创新投资和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加快经济强县建设的重要举措。清镇市全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仅去年就实施境内外项目84个,引进企业纳税突破7800万元。都匀市建立招商引资及投资环境考评机制,实行外来投资者财产被抢被盗政府先行赔偿并限时破案制度,受到客商称赞。

  去年23个建强县税收总收入177.92亿元,地方税收收入77.61亿元,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云岩、南明等10个建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1723万元,高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多元。13个建强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2963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近600元。



来源:贵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6号    邮编:401121    电话:023-67575000

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    易地扶贫搬迁咨询电话:023-67575148    虚拟货币“挖矿”投诉举报电话:023-67575292

渝ICP备08000498号-10    网站识别码:5000000043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