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前三季度广西市场销售增长加快

日期: 2008-11-07
字体:

今年以来,广西努力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洪水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广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6.05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1—9月,全区县及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2.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31亿元,同比增长22.8%,农村增长速度高于城市0.8个百分点。农村增长速度已经连续6个月快于城市增长。

(二)北部湾经济区消费品市场增长快速。今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港保税区,这一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北部湾经济建设,也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1—9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9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7.3%。14个市中,钦州市同比增长最快,增长26.7%,其次北海市,增长24.6%。

(三)非公有经济继续呈强劲的增长态势。1—9月,非公有经济继续呈强劲的增长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3.47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为91.6%,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私营经济同比增长25.8%,股份制经济增长29.6%,港澳台投资经济增长2.5倍多。

(四)部分类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金属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1.1%、金银珠宝类增长42.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8%、日用品类增长33.3%、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27.9%、化妆品类增长23.9%。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食用植物油零售1.76吨,同比增长44.5%;微型计算机零售10.91万台,同比增长39.6%。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存在问题

(一)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仍形成压力。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统计,9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8%,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6,较上月的14.3%涨幅回落了0.7个百分点。尽管9月份全区物价总体水平比8月份有所回落,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食品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增加,从而影响到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对其他商品的消费支出,也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过快,使得农民用于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全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8.2%,创12年来新高。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有力的促进消费需求。前三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最高的钦州市同比增长26.7%,而增幅最低的河池市仅增长21.3%,地区间增幅差距达个5.4百分点,增幅差距比上年同期拉大了1.5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回落。前三季度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2%,其中一季度增长14.0%,二季度增长21.2%,三季度增长14.5%。前三季度广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5.8%,其中一季度增长13.9%,二季度增长21.4%,三季度增长12.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回落将影响到消费的持续性。

(四)部分类商品销售呈下降趋势。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53%、烟酒类下降27.9%、肉禽蛋类下降8.5%、家具类下降4.7%、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3.8%、通讯器材类增长3.3%、书报杂志类下降1%。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粮油类、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五金、电料类、中西药品类等虽然前三季度为增长,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汽车类9月份零售额同比仅增长0.5%。

(五)消费品市场秩序有待加强。消费品市场秩序尚未根本好转,市场上无序竞争、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虚假标价、质价不符、短斤缺两等现象依然存在。食品行业流通环节存在问题,食用油、肉类、蔬菜等在全国其他省份零售价格明显下降,广西收购价和批发价也有下降,但是全区这些商品市场上零售价格下降较少,甚至是上涨,这反映食品行业流通环节秩序较乱。

三、对策建议

(一)保障市场供应,采取措施降低食品类价格。市场供需决定价格,稳定或降低物价,首先是保障市场供应,根据全区每年消费粮油、肉禽蛋、蔬菜等食品类数据情况,制定广西食品类发展计划,增加本地肉禽蛋以及蔬菜的供应,保障养禽户和蔬菜种植户的利益,公布市场供应食品批发价格和从农户收购价格,给中间商和零售商形成压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过度加价,另外对全区大的农贸市场和大的超级市场在保证商家的合理利润下,强制降低食品类价格,这样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食品行业价格的下降。

(二)调节收入分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大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加快实施工资增长机制,向社会公布年内工资增长幅度指导线,稳步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对农村农民补贴,严格控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促进农业平稳发展。由于物价上涨单向性较强,可适当提高行政企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提高消费水平,同时对全社会提高工资也具有示范效应。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购买力的实现。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收支预期。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消除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忧虑,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从社会保障体系上和各项政策措施上让居民降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治理市场环境工作力度,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居民日常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检验检疫部门一定要把住质量关,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工商部门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消除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采取措施保证价格合理公道,做到让消费者放心。

四、全年走势展望

从今年的经济走势看,全区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将逐渐增强;城乡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建设步伐继续加快等,这些有利因素将对全区消费品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预计全年全区消费品市场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来源: 广西统计信息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