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云南大力构建"两出省、三出境"水运大通道

日期: 2009-02-26
字体:

地跨6大水系的云南省目前正加快构建"北进长江,东入珠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南下湄公河、红河,西进伊洛瓦底江,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两出省、三出境"水运大通道。
据云南省交通厅厅长杨光成介绍,去年云南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06%,澜沧江-湄公河五级航道、长江"第一港"水富港、澜沧江关累码头二期工程、澜沧江国际边境河流船舶监管系统、"珠江第一港"文山富宁港等水运重点港口和渡口渡船改造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水富港被正式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一五"内河水运实施项目。

水运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能大、运价低、污染小等优势。云南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等6大水系及其600多条干支流,河道总长14200千米,其中可开发利用航道8000多千米,构建长江、珠江两条出省及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等出境水运大通道优势突出。1983年,云南金沙江航运公司401船队满载1050吨物资,从水富港出发,首航上海,行程2884公里,创我国内河最长直达航线。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云南省航运部门不断对澜沧江原始航道进行整治;2002年至2004年,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政府共同实施了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使澜沧江-湄公河逐渐成长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水道"。

为加快构建"两出省、三出境"水运大通道,云南省政府最近确定,在2015年以前,将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建成澜沧江五级航道体系,推动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实现澜沧江-湄公河境内外航道通畅对接;完成澜沧江关累码头二期工程,启动勐罕多用途码头建设,建成景洪国际船员实训基地,实施橄榄坝航电枢纽建设以渠化航道,提高澜沧江航运保障能力。

同时,将实施长江干线航道宜宾至云南水富段整治,建成长江第一港水富港;参与建设珠江支系右江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实现2×500吨及单船1000吨级通航,完成右江通道、"珠江第一港"富宁港建设。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