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可投放规模,各银行积极落实宏观政策,把握机遇,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的信贷投入,为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随着年初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落实,云南省一季度贷款投放高开高走,贷款增长呈逐月加快趋势。至3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98亿元,比年初增加803亿元,同比增长26.5%,完成省政府预计全年贷款新增目标49%,创云南省单季贷款增量之最。其中,3月份新增贷款达491.94亿元,创历年来单月新增贷款最高记录,占一季度贷款增量总额的60.80%,高于全国18.34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上看,长、短期贷款均衡增长,票据融资占比较小。一季度,全省中长期贷款新增457.25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8.37%,增幅11.92%;短期贷款新增250.3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1.95%,增幅9.89%;票据融资新增76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7%。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反映出银行业为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较大的资金支持,对于云南这个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省份来说,是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因为,相比经济建设相对饱和的东部省份而言,处于西部省份的云南具有的投资拉动空间更大。同时,票据融资占比较小,说明云南省新增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增加,信贷对经济的拉动在增强。
“此次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结构是优化的。”云南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考察信贷走向和投向,除了要看票据融资占比外,还需要综合考察短期信贷、中长期贷款等指标。”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票据融资比例虽小,但短期贷款在增长,这说明企业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在加强。与此同时,从3月份数据看,主要投向基建和大型项目的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比例,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不难看出,目前的信贷结构是一个比较优化的局面。
一季度,全省银行业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对电力、燃气、水利、交通及城市公共设施行业累计新增贷款321.89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41.11%,为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农业及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保持适度增长,新增农、林、牧、渔业贷款66.92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8.54%。此外,适度增加了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投放,一季度新增贷款137.29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17.53%。其中,对建筑业同比增长48.70%,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4.1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在信贷迅速增长的时候,积极关注贷款结构问题,是下一阶段的着力重点。”云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专家认为,应注意不要让信贷过度集中在大客户上,这也是信贷集中较快增长同时需要高度关注的首要问题。对于下一阶段信贷投向,银行应积极支持3个方面:首先是出口信贷,这是制造业和出口业发展的需要,未来应加大对这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其次是中小企业贷款,这是提升云南省经济活力和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关键,要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等措施来力促其发展;再次,要积极拉动消费信贷,尤其要启动居民汽车、住房的消费信贷,努力提升经济活跃度。
一季度,虽然云南省信贷投放创历史新高,但与全国相比进度仍然偏慢。因此,在信贷规模有所保证的情况下,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将信贷资金和金融资源配置到最重要的行业和产业,无疑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还需要很多制度上的创新,其中包括政府和银行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创新。
按省政府要求,针对当前全国信贷增长较快,国家货币政策可能“前松后紧”、调整信贷结构变化的趋势,接下来仍需超前谋划,抢抓机遇,进一步提高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超过2000亿元,确保全省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的资金需要。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