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一个省区,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和其特有的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霍尔果斯口岸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现在,霍尔果斯口岸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交通及能源枢纽,是中国向西,面对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国家一类口岸。今年(2009年)1—4月份,这里的进出口货物量19.7万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7098万美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4%和39.3%。
新疆边境线长5600多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仅国家一类口岸就有17个。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已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前沿。
如果说边境口岸、对外贸易是新疆经济的延伸,那么,新疆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就是新疆经济的支柱。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储量巨大,使得依托资源优势的新疆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疆的工业生产从无到有,形成了今天以矿产资源为主的完备的工业体系。塔里木油田的探明储量超过前50年的总和,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是全国最大的石化项目之一。
经济的大发展离不开公路、铁路的建设。1949年以前,新疆没有一公里的黑油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新疆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新疆全区各类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4.7万公里。形成了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铁路建设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从1952年新疆第一条兰新铁路的开工建设至今,新疆铁路已经形成了从一字形到人字形,再到现在的网状布局的新格局。除了精(合)伊(犁)霍、喀什至和田等九个在建项目外,今年新疆又开工建设了兰新铁路二线、哈密至罗布泊等6条铁路。预计到2015年,新疆的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2000公里,占全国路网的十分之一。到那时,铁路将对新疆的经济发挥起更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