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1-5月河池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 2009-07-06
字体: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河池市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困难面前,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沉着应对,团结一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到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呈恢复性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逐渐回升,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努力遏制工业生产、效益、财政收入“三下降”的势头。

一、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

在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刺激下,成效明显。年初至2、3、4、5月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6.40、34.21、54.40和79.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1%、13.66%、27.41%和35.50%。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4个月呈逐月增长态势,增幅并呈扩大之势,扭转了去年全年各月连续负增长的势头,并预示着今后投资增长仍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1-5月份,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01亿元,同比增长35.47%,增速为近三年来最高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3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4.31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9.94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增长46.8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70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6.67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成为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1-5月份,全市基本建设投资39.87亿元,扭转上年同期下降11.59%的增速转为增长4.40%,增幅比1-4月份提高3.3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全社会投资增长2.88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14.01亿元,扭转上年同期下降40.76%的增速转为增长385.50%,拉动全市全社会投资增长19.08个百分点,为拉动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因素;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2.96亿元,增长461.87%;房地产开发投资5.24亿元,增长80.90%,增幅同比提高15.8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全社会投资增长4.02个百分点。

一、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强, 二产投资继续下降,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1-5月,第一产业投资5.87亿元,增长396.01%,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1%提高到9.62%;第二产业投资24.78亿元,同比下降6.05%,降幅比1-4月份缩小7.89个百分点,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7.94%下降到40.54%;第三产业投资30.39亿元,同比增长69.78%,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9.38%提高到49.78%。一、三次产业投资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一产的林业和渔业,三产的交通道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今年新增投资项目多数集中在民生工程、交通设施和城建等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投资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大部份县(市、区)投资增长加快。1-5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速度超过40.00%的有金城江区、东兰、罗城、巴马、都安、大化和宜州7个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5月份,新开工项目个数514个,同比增长134.70%。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2.72亿元,同比增长53.20%。

(二)对外贸易呈恢复性快速增长

1-5月份,河池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81亿美元,同比增长67.89%,扭转了1-4月负增长的态势,增速为近三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出口总额0.48亿美元,下降29.92%,降幅环比止跌23.90个百分点;进口1.33亿美元,增长224.36%,增幅环比再提高141.19个百分点。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平稳回升

年初至2、3、4、5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8.03、27.21、36.23、45.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8%、17.48%、17.71%、17.46%。从2月至4月,增幅环比分别提高0.7、0.23个百分点,1-5月与1-2月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平稳、缓慢回升迹象。1-5月,城市零售额达16.02亿元,增长18.76%,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6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达29.14亿元,增长16.75%,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4.40%,城市比农村快2.0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38.35亿元,增长17.87%。批发零售业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84.7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回升

年初至2、3、4、5月累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77、3776、4777、5785元,同比分别增长15.32%、8.34%、12.93%、13.21%,3月份增幅环比出现小幅回落后,4月份增幅环比开始回升4.59个百分点,5月份增幅环比进一步提高0.28个百分点。1-5月,初步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37元,增长2.0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6个百分点。

(四)金融运行平稳

5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7.16亿元,比年初增长8.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3.04亿元,比年初增长11.8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9.28亿元,增长22.26%。

(五)工业生产降幅减缓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河池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从去年8月份起,出现逐月下滑的态势。2008年后5个月(即8至12月)环比分别以1.76、3.65、6.95、3.53和2.60个百分点幅度下滑,2009年工业生产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今年以来,在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作用下,工业运行中出现了积极变化。年初至2、3、4、5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30.55、53.72、71.80和90.8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72%、21.77%、19.80%、19.54%。到目前为止,工业生产增速虽仍呈负增长,但从4月份起,工业生产环比止跌1.97个百分点,5月份继续止跌,降幅比1-4月份缩小0.2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出现回稳迹象。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83亿元,同比下降19.54%,降幅比1-4月份缩小0.2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88亿元,同比增长3.24%。部分行业生产回升。21个行业大类中,1-5月份增速比1-4月份加快或降幅减缓的行业有13个,占61.90%,其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环比增幅回升。企业用电量降幅减缓。年初至2、3、4、5月累计,工业企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3.42%、-30.28%、-26.10%和-24.16%,1-2月降幅最大,从3月份开始止跌,环比止跌13.14个百分点,企业用电量降幅正在逐月减缓。1-5月份,企业用电量10.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16%,环比降幅缩小1.9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向好。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01亿元,同比增长17.71%,环比增幅提高14.91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增长64.72%,环比增幅提高11.00个百分点;税金总额下降5.83%,而1-3月是下降15.01%,环比降幅减少9.18个百分点。税金总额占财政收入的51.58%,比重比1-3月份提高2.4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178.10点,同比增5.58个点,环比提高9.06个点。

(六)财政收入降幅减缓

年初至2、3、4、5月累计,财政收入分别为4.57、6.42、9.31、1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9%、-35.74%、-29.29%和-26.18%。从前5个月来看,降幅最大是1-3月,4月起降幅环比止跌6.45个百分点,5月份降幅继续减缓向好。1-5月,财政收入11.84亿元,同比下降26.18%,增长速度虽仍为负数,但降幅比1-4月份减少3.1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下降23.73%,降幅比1-4月份减少4.4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24.14亿元,同比增长17.06%,同比回落2.19个百分点,增幅与1-4月份基本持平。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困难。由于出口需求、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订单减少等原因造成1-5月份停产企业58家;同比减少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9家,减少产值35.83亿元,下降45.87%;增速同比下降50%以上的企业61家,减少产值20.55亿元,下降84.97%。

(二)主要产品出厂价格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全市主导产品价格:锌精矿每吨下降65%、锡精矿每吨下降37.93%、锌锭每吨下降36.3%、铅每吨下降40.12%、锑每吨下降45.82%、锡每吨下降35.68%、锌每吨下降35.44%,银每吨下降33.33%、电解铜每吨下降45.59%、生丝每吨17.3万元,下降14.78%。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直接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21个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面60.72%,为广西亏损面最大的市。

(三)投资增长速度虽在逐月递增,投资量不断加大,但仍显不足。1-5月累计完成投资额仅占上半年目标任务132亿元的59.86%、全年目标任务330亿元的23.94%。全市完成投资额与上半年、全年目标任务差距仍较大。主要问题有:一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26个,开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5.61亿元,仅完成年度任务的7.8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06个百分点;二是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131个,开工项目91个,完成投资19.06亿元,仅完成年度任务的11.7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16%。主要原因:①资金贷款未到位。②环评审批未完成。③地方配套资金筹集难。④项目征地难。⑤大型设备进场、办理采矿权证等进度缓慢。

虽然经济运行中呈现出一定的向好迹象,但这种向好是初步的,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各部门必须落实好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特别是想方设法推动消费需求,并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完善各种政策措施,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的首要和中心任务。

来源: 广西统计信息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