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内蒙古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呈现四方面喜人特点

日期: 2009-08-03
字体:

  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把保增长和保民生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和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民生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四方面特点。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区已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55亿元,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28亿元,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低保补助标准人均同比分别提高42元和20元,分别达到181元和66元,覆盖人数分别达85.2万人和113.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资金落实47.67亿元,人均补助125元,补助标准同比增加10元,覆盖人数271万人,同比增加12.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资金1.47亿元;落实困难大学生救助资金2.87万元,人均补助906元,覆盖人数14.78万人,同比增加1.01万人。同时,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在全区稳步推进,参保人数都已完成全年计划的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6.4%;新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到5月末,全区有6个盟市开展了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参保人数达到53.95万人,享受待遇人数达16.35万人。

  二是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在义务教育全部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内蒙古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预算安排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1.8亿元。上半年,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每年300元,初中生达到每年500元。同时,免除了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学校寄宿生的住宿费,自治区按人均每年小学100元、初中120元的标准给予学校补助。高等教育保障水平也进一步提高,直属高等院校生经费由去年的人均每年4200元提高到4700元。

  三是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上半年,覆盖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以旗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医院为基础的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到6月底,内蒙古已安排建设4所地市级中蒙医院、42所旗县医院、110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已有181.2万人参保。此外,内蒙古还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推进优生优育和全面健康的“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由政府埋单全面改善孕期妇女营养状况。

  四是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正在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区乡村道路建设已完成投资14.6亿元,通乡公路全部开工。同时,解决1.3万户农牧民通电问题的中央投资5000亿资金已到位,建设工程正在组织实施;农村牧区沼气工程已完成全年的投资计划3亿元,且超额完成1.85亿元,新建沼气池7.5万座,建设服务网点679个,并开工建设大中型沼气36座。

来源: 内蒙古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