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新疆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近10年完成投资425.06亿元,是前50年的5.05倍

日期: 2009-09-14
字体:
新疆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近10年完成投资425.06亿元,是前50年的5.05倍

8月26日,记者来到和田地区喀拉喀什河上游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这颗被誉为昆仑山的"明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巨坝拦腰断激流,群山环抱出平湖,飞瀑直泻数十丈,机声隆隆发电忙。枢纽建设管理局局长助理柳海鹏介绍说,这个投资14.3亿元的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兼有强大的灌溉、防洪、发电和生态保护功能。

自2003年完工后,枢纽已使下游和田绿洲扩大灌溉面积69万亩,改善灌溉113万亩;枢纽多年平均发电1.97亿千瓦时,已成为和田地区的主要电源;枢纽每年可向该河下游注入10.57亿立方米的生态水,有效维护那里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是和田人民梦寐以求的幸福工程。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的建设及其发挥的巨大效益,是近年来我区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自治区水利厅办公室主任王伟成告诉记者,10年来,新疆水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突出特征是投资额度的大幅度增长。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疆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总额是509.19亿元,其中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就完成了425.06亿元,是前50年投资总额的5.05倍,建设规模在新疆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随着水利发展思路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许多过去不曾想、不敢想或者想了也做不了的大项目大工程,在经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后相继上马。从阿勒泰草原到昆仑山上,从伊犁河谷到博斯腾湖畔,天山南北到处摆开了改造山河,为民造福的水利建设火热战场。如今,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主要河流山区控制性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农业高效节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等项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或重大进展,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防洪、灌溉、水力发电、调水和工业及城镇供水等多功能的覆盖全疆的供水保障体系,为新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区域,没有水利的发展作保障,就没有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也没有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1949年新疆解放时,全疆仅有3座不完整的平原水库,3万公里的灌溉土渠,1600万亩灌溉农田。由于水利工程基本空白,以致洪旱交替,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贫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截至2008年,全疆地方系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0座,总库容103.06亿立方米;建成各类水闸3946座,地方配套机井4.3万眼,防洪堤防6491公里,灌溉渠道35万公里,灌溉面积达到7111.3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022.85万吨,棉花301.55万吨。尤其是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使得全疆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率达到60.58%,节水灌溉达标农田达到3100万亩。同时,全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工绿洲扩展到7万多平方公里。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