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26.7%诠释又好又快 从财税收入解读内蒙古经济

日期: 2009-11-27
字体:
  10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区经济社会形势发展情况。会上,传递出的一组组持续增长、位居前列的数据令人振奋,内蒙古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好于预期、好于全国的事实令世人刮目相看。

  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9.2亿元,增长2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1.5亿元,增长37.9%,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国首位。

  前三季度,全区地税系统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40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5.78亿元,增长23.35%,增幅位列全国第二。

  前三季度,全区国税系统税收总收入累计入库442.57亿元,同比增加31.4亿元,增长7.6%。

  财乃政之本。一个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的高低,于一地经济发展的持续增幅,在于一地GDP的发展规模,更在于综合反映该地区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的财税水平。因而,财税收入是经济工作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透过这组数据,我们看到的是自治区经济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

  财税亮点显证经济增长持续回升

  自治区地税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全区地税系统税收总收入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各月税收总收入增幅基本保持在20%以上,振幅是历年来最小的,税收入库的均衡性也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且税收收入进度高于时间进度6.88个百分点。

  对此,自治区地税局局长苗银柱分析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大背景下,内蒙古地税收入能保持20%以上较快且稳步增长的势头,表明内蒙古应对金融危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和措施正确而有效,优势产业面对市场危机已经体现出较强竞争实力。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回升的态势。”

  一组来自自治区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对苗银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补充。前三季度,内蒙古GDP完成5895亿元,增长16.9%左右,增幅继续上升。工业增加值增幅从去年12月份的3.6%上升至今年9月份的2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080亿元,增长19.3%。在地税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税收收入189.71亿元和156.2亿元,同比增加34.25亿元和18.85亿元,增长22.03%和13.73%。

  苗银柱说,地税收入的较快增长也反映出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生机勃勃。今年以来,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逐步加快,第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快0.6个和0.5个百分点,也快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居民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0%。

  从国、地两税的税收收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前三季度煤炭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税收增幅均位居国地两税税收增幅首位。前三季度,煤炭采选和运销业两环节税收共计入库162.33亿元,占全区国税收入的36.7%,较上年同期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累计增收53.8亿元;累计实现地税收入60.76亿元,同比增加17.47亿元,增长40.36%,占全区税收总量的15%以上,成为拉动全区国、地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扬鞭奋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成为全年财税工作的重点之一。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郝春虹认为,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了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促进了企业扩大投资,增强了居民消费能力,为拉动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增值税转型是今年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对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治区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贾峰认为,增值税转型一方面减少了产品应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额,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出口型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增值税款,有利于企业增加设备更新和改造的投入,从而拉动内需。前三季度,全区共抵扣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28.95亿元,有力地增强了装备制造业、电力、采矿、化工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的增加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刺激了经济发展。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支出10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2亿元,增长39%,财政支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也使工业、农林牧渔、服务业重点行业投资全面提速,这是近年来所少见的。“投资的结构继续得到改善,重点投放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与民生相关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的加强,实际上是为下一阶段经济更快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郝春虹分析。

  此外,税收政策的调整带来了内蒙古各项消费指数的明显上升。自治区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赵达成认为,我国先后出台的一系列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旨在通过减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投资与消费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国家从财税、信贷等方面出台了大量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城市低收入群体工资额度,鼓励家电、汽车下乡、调低车辆购置税,降低房屋交易契税、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消费指数的上升。

  消费指数的上升从这组数据可窥一斑。前三季度,内蒙古国内消费税入库26.79亿元,同比增收10.83亿元,增长6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3.4个百分点;分品目看,前三季度,全区成品油消费税入库7.53亿元,同比增收6.33亿元,增长5.3倍;烟草消费税入库14.18亿元,同比增收3.76亿元,增长36%。

  经济增长持续回升还需巩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内蒙古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25.2亿元,增长20.4%,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64.4%;非税收入完成235亿元,增长87.3%,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的35.6%。

  “非税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太高,暴露出内蒙古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非税收入多为一次性收入,要想获得充足的财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引擎,必须提高税收收入在一般预算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这样才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郝春虹分析说。

  “各盟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财税收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还有部分盟市没有走出税收负增长的困境。因此,内蒙古还应在减小地区差距,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下功夫。”郝春虹建议。

  前三季度,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高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完成629.8亿元,仅增长11.5%,其中增值税完成311.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国税部门统计的13个重点行业增值税除煤炭增幅较高,电力和卷烟行业实现小幅正增长外,其它行业均为负增长。

  对此,自治区财政厅的有关人士认为,下一步内蒙古财政增收压力较大,经济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要继续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自治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大力支持自主创新、节能减排项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狠抓增收节支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来源:内蒙古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