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贵荣在2011年度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依然存在。“由于抑制物价上涨的积极因素在继续增加,如全国粮食八连增、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经济平稳增长等,再加之,由2011年传导过来的价格翘尾因素影响程度明显减弱,要保持2012年全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实现5%物价调控目标)是有可能的。”他说。
2011年,面对物价上涨的严峻形势,中央和自治区及时采取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管理和调控物价,特别是为了减轻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从去年7月1日起,自治区采取了建立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农超对接、增加储备牛羊肉的节日投放、在乌鲁木齐等地建立便民蔬菜直销点、年内未出台新的调价项目等措施,短短四五个月,CPI从七八月份高峰时的6.9%,迅速回落到12月份的4.1%,PPI从8月高峰时的19.9%回落到12月份的5.7%。
2011年年初,自治区确定的物价调控目标是4%左右,实际CPI上涨5.9%,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王贵荣分析认为,经济运行有很多不确定性,如2011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突然动荡、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生产的突然变化等,这些因素很难被预测到,也增加了控制物价的难度。同时,经济发展与物价上涨有联动影响,在2011年新疆的经济增速快于全国2.8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全年CPI的涨幅与全国的差距由上年的1个百分点收窄至0.5个百分点,是2007年以来与全国差距最小的一年。
王贵荣表示,新疆当前的物价上涨依然是结构性的,并不是全面上涨。他说,在CPI的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就影响CPI上涨5%,影响程度占了85%;而非食品价格仅上涨2.7%。其次,家用电脑、照相机、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等家庭设备、部分西药及医疗器具、轿车及各类通讯工具等商品的价格都比上年有所下降。
来源: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