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 > 部门动态

武隆县实施“旅游富民”取得明显成效

日期: 2011-01-24
字体:

近年来,武隆县强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短短数年先后摘下重庆唯一世界自然遗产等10多顶世界级、国家级桂冠。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近1/2,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旅游大县。其主要做法是:
一、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旅游
武隆县认真按照市政府“建设大仙女山旅游区”的决策部署,站在全国、全市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审视武隆旅游产业定位,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做大旅游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主线,推进“市场营销、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三大建设,做好旅游要素“六篇文章”,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立足将武隆县域全境打造成为“中国武隆公园”,先后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贝尔高林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和科研院所,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完成了《武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18个规划的编制。
二、高品位开发,大投入做精旅游
投资60亿元加快旅游提档升级,强力打造“一个度假区四大精品区”(即打造仙女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景区、芙蓉江芙蓉湖洞景区、后坪天坑群景区、白马山景区四大精品)。大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已通过国家旅游局资源评审。大力实施特色餐饮服务、宾馆建设提速、旅游交通提档、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商品开发和休闲娱乐培育六大工程,加快建设和完善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在建、建成四星级以上酒店2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5家)。加快实施世界遗产地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各景区景点形成环线。与张艺谋团队合作《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成功落地,2011年公演。举办的“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成为国际三大户外运动顶级赛事之一。积极开发有武隆特色的一批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仙女山镇打造全国最美镇已具雏形。
三、高标准策划,大范围营销旅游
成功的宣传营销是赢得市场的保证。从2009年起,武隆每年筹资1亿元强力大宣传、大营销。投入10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作形象宣传广告。在“巩固云贵川、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国内次客源市场;同时,加快“做大港澳台市场、提升日韩市场、发展东南亚市场、开拓欧美市场。组建了16个旅游营销集团,直接分包进驻目标城市进行“点对点”宣传营销。在目标市场召开旅游宣传推介会及主题推介活动200多次,与2000多家旅行社对接;今年旅游专列、包机、包船130多次;开发日韩、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等境外来武旅游线路10条。市外游客已占游客总量的60%以上。
四、高层次创新,大力度整合旅游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全民兴旅”的发展路子。整合景区资源:由政府出资组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景区经营权回购、新景点的保护性开发等工作,实现了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开发权“三权分离”到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四权合一”。整合经营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建立旅游集团公司,加快推进上市步伐。整合关联资源:打好“遗产、体育和文化”三张牌,创立了旅游、体育、文化“三位一体”的关联产业互动、品牌组合营销的发展模式,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统筹城乡旅游专项改革发展试验。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进集镇、进乡村、进农家”,走出“旅游景区配套带动型、旅游廊道带动型、旅游集镇带动型”等旅游富民新路径。旅游富民效应明显,以前武隆最贫困的仙女山区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1元),唤醒“沉睡的资源”,一改“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成了“户户有收入、家家有别墅、人人有保障”的最富裕区域;仅石梁村就新增151个50万元户和15个百万元户;全县旅游从业人员3.5万人,涉旅农户9000户,户户增收万元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