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31日)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
8月17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0〕82号)。今年年底,我市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此次确权颁证,将涉及39个区县711万承包农户。所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就是全面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妥善处理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把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用途、地类、权属证书等落实到户和记录在册,做到证、帐、簿、地相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地承包档案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和流转管理电子信息系统。
二、农村金融服务改革
2012年我市农户有效信贷有望全覆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贷款问题,我市将在全市启动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出台《关于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和《农村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同时,狠抓涉农信贷投放,争取在2012年基本实现农户有效信贷需求全覆盖,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全市农业企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涉农经济主体融资搭建平台。
三、就业培训
近日,我市启动实施2010年高校毕业生定向就业培训工作。计划组织1万名毕业时未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2008、2009、2010年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市外普通高等院校重庆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定向就业培训。定向培训实行先签订劳动合同后培训,促进参加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培训的内容以岗位专业知识、岗位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企业入职教育、就业政策宣传为重点,采用面授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顶岗实作等方式同步进行,整体时间不少于3个月。学员通过培训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将给予培训机构最高不超过每人2000元标准的培训补贴。
四、区县改革
江北区五宝镇万缘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动工。8月上旬,五宝镇万缘村农民集中居住点破土动工。这是继五宝干坝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建以来,该镇今年内启动的第二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工程。万缘村农民集中居住区是五宝镇目前修建的规模最大集中居住区,目前签约400余户。整个居住区的设计体现了浓厚的巴渝风格,面积从70到260平方米,有多种户型供村民选择。小区规划设计了健身、散步、垂钓休闲、娱乐会所、超市、卫生等配套设施,村民入住后将享受到非常优越的居住环境。今年,江北区计划完成五宝镇干坝村、万缘村集中居住建设,启动5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力争2011年实现巴渝新居全覆盖。
黔江区出台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示范片建设标准及验收办法。为加快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示范片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黔江区出台了2010年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示范片建设标准及验收办法。一是明确建设标准。从示范片选址、面积和规模、产销对接情况、示范户万元增收达标情况四个方面明确了建设示范片的标准和具体要求。二是出台验收办法。由区万元办、区委督导巡查办、区统计局和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负责示范片验收工作,实行阶段性检查与年终验收相结合,年终验收按100分制标准记分,其中种养殖规模50分,示范效果50分。三是明确考核结果运用。示范片验收考核得分按比例折算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年终考核示范片得分,街道镇乡示范片阶段性检查与年终验收结果作为示范片建设经费划拨依据。
丰都县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8月15日丰都县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截止8月26日,全县12个派出所设立了转户办理窗口,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受理点,384名农村居民转为了城镇居民;广泛开展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发放一次清服务袋7000多份,户籍制度改革100问1000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手册6000多份,现场接受群众政策咨询5000余人次,同时还通过新闻报告、播放宣传片、召开村民会议、开办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已经是家喻户晓。
荣昌县四大措施促农民万元增收。一是加快产业发展。推广扶持优质粮油、高效蔬菜、林业循环经济、特色畜禽养殖等产业。重点推广再生高粱、黑花生、生姜、稻田蘑菇、辣椒、油菜、食用菌等种植项目;发展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观胜肉兔标准化养殖示范园、远觉奶牛标准化养殖等。二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农村公路、产业便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助推劳动力转移。结合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民阳光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转移劳动力,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2010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583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培训就业3万余人、培训就业率达到85%以上。四是深化农业产业组织化建设。2010年,重点扶持3个产值超3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以上(每个镇街新发展1家),力争“参合”农户超过5万户,参合率达到26%。
梁平县9项专项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4.8万农民转非进城;二是建成农村产权交易所,流转农村承包土地21万亩、林地11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5%以上;三是全面完成林权、宅基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地”确权颁证工作;四是引导农民梯度转移1000户;五是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置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800亩;六是建成农民康居点20个、巴渝新居800户;七是规范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70个,培育农业产业大户1000户;八是推进农村面污染治理改革,建污水处理厂4个、垃圾处理站9个,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2000口;九是建设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各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