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县改革发展动态
黔江区推进村社减负改革。该区针对社区行政化倾向日益突出、自治服务功能逐渐弱化的困境,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实现村(居)委会角色归位。一是清理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对区级各部门延伸到村(社区)的工作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出台《村(社区)承担公共事务目录》,工作事项由原来的139项减少到50项,减少比例达64%;印发《村(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试行)》,公共事务由区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报区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准入。二是精简村(社区)各类考核评比。清理整合对村(社区)的各类考核,实行年度目标综合考核,由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实施,年底一次进行,区级各部门各单位不得自行对村(社区)进行考核;清理规范对村(社区)的检查评比达标和示范创建活动,未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区级部门不得擅自开展检查评比达标和示范创建活动。三是规范村、社区挂牌和台账。完成村(社区)挂牌清理规范工作,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对外统一悬挂村(社区)“两委”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3个牌子;规范精简村(社区)各类台账和材料报表,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四是规范印章管理使用。出台《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办法》,对村(居)委会印章管理进行了规范。五是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村(社区)规范建立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全区建设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18个。
江津区农村资金互助社创新服务收实效。该区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在白沙镇恒河村成立3年,贴近农民生产生活,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主要做法一是明确市场主体定位,合理控制规模。以农村个体工商户、外出务工经纪人和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核心和发展方向,限额贷款金额30万元。二是提供快捷便利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从社员申请到贷款发放只需1—3个工作日,缩短服务时间;在征信方式上,5万元以下贷款一般只需要信用担保,不需要注册登记式抵押。三是创新设计利率机制,提供分类服务。在利率确定上设计A、B、C、D四档利率,读书、治病等贷款按最低利率执行。截至目前,互助社累计吸收社员存款6500万元,发放社员贷款526笔、331户、5573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存款余额2013万元,贷款余额2211万元,贷款准备金46.46万元,资本充足率17.44%,无不良贷款。实现税收、员工工资、利润和社员分红的年年增加,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荣昌县三项举措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创业。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出台《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相关优惠政策,利用报刊、电视、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发布创业就业信息1.2万余条,并通过SYB培训、院坝会、联谊会、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方式宣传创业政策。二是强化资金帮扶。为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78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900万余元,促进就业2300余人;发放城镇低保人员就业补贴175万余元,实现就业2000余户。三是强化创业引导。将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从8万元提高到10万元,进一步落实职业培训、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微企社保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帮助140人成功申办微型企业,带动就业约700人。
石柱县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发展动力。2014年,该县全面深化和落实市上明确的133项改革任务和25项重点改革专项,取得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活力。一是加快农村领域改革。启动农村土地量化确权,深化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和地票制度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发展家庭农场128个,新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103个。二是不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建立“先照后证”常态工作机制。三是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规范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7个、挂牌机构5个、派出机构1个。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承接市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92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4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均压缩30%以上。五是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和村卫生室服务机制,全面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分配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六是强化县属国有企业管理。完善国有企业人员“三定”、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国有资产出售、出租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七是争资、引资有新进展。全年完成立项争资27亿元;招商引资成功新签约项目32个,投资总额84.34亿元,到位资金52亿元。
二、重点改革发展动态
我市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涉企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减两成。我市公布了新版的《重庆市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2014年)》,对比2010年公布的相关目录清单,相关收费项目由63项减少为50项,减少20%。新版目录清单中取消了土地房屋“房地产登记档案查询费”、市政“建筑垃圾污染整治费”、规划“激光卡费”、税务“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培训收费”、交通“绞滩服务费”。此外,人社“特殊工种检测收取现场勘验及评审费”等收费项目,由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转为了市场调节价。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要求,我市开展了相关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凡未列入相关目录清单(市场调节价除外)的收费项目,各部门、各单位不得向企业收取,对违反规定的,价格主管部门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肃查处。2015年,我市将继续清理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确保未列入行政审批前置服务的收费,一律不得收取。同时,一批竞争充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将根据情况放开。此外,我市还将逐渐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逐步降低部分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并建立涉企收费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
全市微企可领2亿发展扶持资金。继去年财政拿出2亿元扶持资金后,今年我市再次拿出2亿元,作为微企发展后续扶持资金。去年我市全面推行注册资金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改革措施,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动力。目前我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72万户,位居直辖市第一,注册资本总额达2.3万亿元。仅去年新发展市场主体就有28.8万户,同比增长了29.9%,创历史同期新高。现在企业注册需要到工商登记窗口进行核名、递交材料、领取执照,今年内企业注册将全程电子化,只需要最后到登记窗口递交材料领照。目前,全市微企总量达35.8万户,带动了272万人就业,去年全市新发展微企7万户,带动就业50万人,在我市享受财政补助的14万户微企中,已有1.2万户发展壮大。今年我市力争新发展微企5万户, 已下达2亿元的微企发展后续扶持资金,全市35.8万户微企都可以申领。今年我市的微企发展重点,将主要依托互联网、高校科研院所,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型、民生型微企,这类微企将享受最优惠的政策,获得4—5万元创业补助,还将获得水电费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