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38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罗朝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西部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良好“生态圈”的建议》(第0381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司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深化涉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提升行政立法质效。积极推进“开门立法”,制定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十条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保障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在制度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谋划15个“执法监管一件事”,构建15个“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有效降低检查频次20%以上。上线全市统一的“执法+监督”数字应用,推进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全过程监督。三是探索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制定《柔性执法工作指引》,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14类87种、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3类45项,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二、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聚力攻坚“渝快办”好办、易办、智办能力提升,以数字赋能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是全量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流程再造。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全市286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迭代升级“渝快办”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80%。推进业务流程系统性重塑,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二是强化涉企政策落地兑现。推广“免申即享”“一键触达”模式,实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免申即享”、单位社保补贴等政策“直补快办”。谋划建设“政策直达快享”应用,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建立政府违约失信线索处理机制,全量归集政府违约失信线索并核实认定,推动政府诚信履约,保持涉政府机构失信被执行人动态清零。三是强化企业问题快速响应。上线“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实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一网通办、一体落实、一键评估”。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线上+线下”“点对点”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
三、关于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服务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聚焦土地供给、融资支持、劳动用工等关键环节,全面提升要素保障环境。一是优化市政公共服务。推动“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在“渝快办”平台开通水电气讯联合报装功能,实现线上报装、一次不跑。政务服务大厅搭建水电气讯综合办理窗口,为企业提供“水电气讯”一站式办理服务。二是优化工业用地配置。建立市场化土地盘活机制,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推广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制度模式,引导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三是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建成“信易贷·渝惠融”等市级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产品1340个,累计助力30万家中小企业获得信贷。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推动企业开展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四是加强人才梯次引育。出台《新重庆引才计划优秀青年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加强人才申报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重庆人才服务卡,享受公共交通、旅游、子女入学、医疗、购房或安家补助等服务。
四、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推进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工作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深入推进常态化“三服务”工作。健全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优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上万家重点企业匹配市、区县两级服务专员。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民营经济大会,表彰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和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制定《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发布重庆年度民营企业、制造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等百强榜单,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监督问效机制。市委将营商环境监督作为巡视重要内容,市人大、市政协将营商环境作为立法监督、参政议政重点事项,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企业实际感知和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区县营商环境评价,分指标分区县形成分析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反馈区县并督促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滚动出台系列精准务实、针对性强的改革举措,持续跟踪监测政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不断提高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复函已经高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9日
联 系 人:闫帅举
联系电话:023—6757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