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305号提案的复函
刘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拓展与产学研协同的建议》(第0305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空天信息产业背景
空天信息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庆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自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以来,我们对全市空天信息产业特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初步绘制空天信息产业图谱,立体化呈现我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截至2024年底,全市集聚空天信息产业企业共119家,总产值294.7亿元,初步构建起涵盖“芯片模组—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的企业主体矩阵和产业链条,北斗芯片出货量累计超过800万颗、领跑全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二是创新资源集聚。已布局建设空天地网络互联与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9家,组建了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涌现出“天目一号”星座、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及模组等系列优势产品。三是应用场景丰富。重庆城乡建设空间复杂,存在大量空天应用需求。数字重庆加快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深入推进,开放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场景,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机遇。四是配套服务完善。重庆是全国首批、西南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的通航全产业链发展试点省市,具有系列试点政策和先行先试优势。已出台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标准体系、产业生态等10条产业配套政策,产业生态环境优良。
二、推进产业发展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北斗、卫星互联网等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与融合应用,推动我市初步形成涵盖原材料、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和管控、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凸显。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开展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芯片、射频芯片、通导一体基带芯片、北斗物联模组等核心技术攻关,发布6项揭榜挂帅重点项目,近3年安排市级财政科研经费725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3亿元。
(二)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建设成效明显。深入组织建设首批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性应用场景,其中,解放碑地下环道无缝导航、三峡地灾危岩防治示范、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等4个场景已初步建成。
(三)产业载体和产业孵化体系不断夯实。重庆数创园落地空天信息企业21家(如中国四维、航天九院、海格通信等),建立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联盟,成功申报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落地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孵化成立两航金属材料、三航新材料研究院、四为智能装备等企业。
(四)专项财政支持资金加快落地。设立了1亿元重庆市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配套印发了《重庆市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渝发改规范〔2024〕11号),专项支持空天信息领域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应用示范引领工程、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引强培优筑链工程、良好生态营造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承担“卫星互联网全域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面向北斗+卫星互联网典型场景通导融合模式的评价平台及应用”等科技攻关项目9个,支持市级财政经费超6900万元。
(五)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产学研协同不断创新。积极推动高校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结合产业需求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已形成特色化学科布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在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增设了相关研究方向。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在依托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和华为ICT学院,培养天地一体网络融合技术人才。积极推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牵头,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北斗星通等企业,成立重庆市卫星互联网产学研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空天信息的工作部署,围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应用示范、产业生态五大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一)发挥基础设施带领效应,实现跨域跨界效益叠加。支持本地企业打造时空数据库,加快开发运行、迭代演进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提供资源接入、能力重组、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产品上架、服务供应等时空信息资源一站式供给、一键式服务。
(二)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场景,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组织实施大跨度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设施运行、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及高品质生活圈等应用场景10个以上。
(三)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加快产业蓄能成势。依托星网应用公司IP市场化授权运营机制,吸引卫星互联网应用上下游相关制造、应用企业落地重庆,推动卫星窄带物联网规模化、宽带互联网备份等产业起步成势。
(四)发挥基金撬动作用,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进央企战新基金子基金注册落地,强力支撑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开展精准对接和项目匹配,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此复函已经高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4月29日
联 系 人:孔凡航
联系电话:6757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