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提案公开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66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1-07-19
字体:

罗朝友委员:

您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建议》(第0661号)收悉。经与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陈敏尔书记强调“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唐良智市长要求“对标国际先进,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11个指标专项工作小组,形成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市领导具体抓、各市级部门分头抓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机制。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共组建416人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区县均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紧密配合、共同发力,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格。

(二)加强学习培训,推动优化提升

先后分多批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调研考察,全面学习营商环境建设的思路和做法,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围绕减环节、缩时间、提效率、降成本,广泛收集企业及办事群众意见建议,精准制定“1+11+N”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市委组织部出台《2018—2022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和班次计划,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培训内容,逐年推进实施。举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组织市管干部赴浙江大学学习,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浙江等先进地区专家授课。将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教学内容,指导区县党校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在重庆干部网络学院上线《〈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发展软环境》等课程,供干部常态学习。提质打造永川区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教学基地,将其纳入全市第五批现场教学基地,利用区县有效做法作为“鲜活教材”,着力打通学用结合“最后一公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学相长、学用相长。

(三)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依托“渝快办”平台开设“政策直通车”专区,建立涉企政策库,建设“政策直通车”,实现发布同时、资源同享,综合政策普遍知晓、行业政策精准推送,最大限度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办事便捷度,让政策“找得到、用得上”。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对全市政府部门产生的涉企信息的归集公示,内容包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奖励等10大类别,截至目前法人库已累计归集涉企信息11032.74万条。依托市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全量上传本部门产生的296.6万户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等涉企信息,并每日更新,各政府部门均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共享的信息。上线“渝快办”效能监管系统,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进行全流程跟踪监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办理进程,让政务服务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建立政务服务“评价—整改—反馈—监管”工作“好差评”机制,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评价、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和抓好前期有效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加强各区县与市级部门对接联动,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加强政策整合和协调,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在区县落地见效。同步建立评估督导工作机制,要求各区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以市场主体实际感受为导向,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探索更多管用可行的创新举措。

(二)进一步滚动优化政策体系

对标世界银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区县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实施评价,准确定位全市共性问题及各区县短板弱项,针对性提出改革建议,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围绕减环节、缩时间、提效率、降成本,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研究制定2021年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市级部门对照出台事项化、清单化配套举措,分领域建立改革台账,推动政策滚动优化。各区县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联动,细化贯彻措施清单,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推进。鼓励区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以市场主体实际感受为导向,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探索更多管用可行的创新举措。

(三)进一步强化研究

加强与国家部委、世行专家的学习交流,健全与京沪穗深杭等参评及备选城市协调沟通机制,深入研究世行营商环境各指标最佳实践,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优化举措,稳步推进改革。研究论证组建我市营商环境研究机构,进一步提升我市营商环境基础研究水平。加大领导干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干部提升改革发展能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异地可办、跨层级联动办理和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办理,积极推广容缺受理、绿色通道、告知承诺、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创新网上服务供给,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全流程在线办理覆盖范围,推动政务服务向精准供给转变,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协同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渝快办”效能监管中心全流程在线监管和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作用,畅通企业群众办事咨询、投诉、反馈渠道,促进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创新服务、提升效能。

(五)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

认真执行市纪委监委《关于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作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综合运用专项检查、调研指导、“互联网+”等方式开展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加强日常跟踪督查,重点对区县政策落实情况、窗口运行情况及宣传培训情况等开展督查督办。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对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现的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情况予以通报。开展专项督查,全面督促检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加强各指标改革举措跟踪问效。通过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的培训督查督导等方式,重点推动解决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复函已经我委董建国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21日        

联 系 人:赵飞 

联系电话:67575480

邮政编码:401121


返回顶部